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7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甲级)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发布时间:2013-08-01 08:30:38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会想象不出来

  B.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C. 为了防止煤矿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大了对非法小煤窑的打击力度

  D.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B项中“缺乏”与后面的“不足”重复,造成句意混乱。C项中“防止……不再发生”有语病,应把“不再”去掉。D项双重否定表达不当,反问句已构成一重否定,再加双重使得原句成了否定句,即“否认中国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不合语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22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B.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6 门功课平均都在90 分以上

  C. 我们不仅要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而且还要将其运用到具体工作中

  D. 今后,政府要下大力气,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A项中“伪科学的面具”应改为“科学的面具”。B项中的“都”字多余,应把“都”去掉。D项中的“不合理负担”表述不当,不能把农民的负担称为“不合理”,所以应该去掉“不合理”。C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C。

  23

  (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首个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终于撩开了神秘面纱

  B. 通过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他受到深刻的教育

  C. 这个被评为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的公司,是由三个街道生产小组合并起来的

  D. 读了这篇文章,能够使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A项成分赘余,应去掉“在”,“首个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做主语。B项滥用介词使得主语残缺,应去掉“通过”或者“使”。D项搭配不当,使读者认识到重要意义的应该是“这篇文章”,而不是“读了这篇文字”这件事,应去掉“读了”。C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C。

  24

  (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B.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目标

  C. 今年10 月,我国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到来

  D. 这个问题解决的很好,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答复”可以被成为是一种态度,但“对问题的调查处理”不是态度,而是做法,应将“是”改为“反映出”。C项中“纪念……的到来”表述不当,应去掉“的到来”或者是将“纪念”改为“迎接”。D项成分残缺,问题不应该“努力”,而应该努力“改正”,所以应在“努力”后面加“改正”。B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B。

  25

  (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 媒体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C.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 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它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A项中的“成绩提高”对应“是否努力”,属于一面对两面,应在“提高”前面加“能否”或者将后面的“是否”去掉。B项中的“生命力”对应“能否为读者奉上精神粮食”属于一面对两面,应改为“媒体有无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D项中的“能否贯彻”对应“具有重大意义”,属于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D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D。

  26

  (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现在住房虽然比过去只多了六平方米,但老少三代可以不再挤在一个房间里,自己也可以有个读书写字的地方了

  B. 如果说他们自己真正学好了理论,可以在培训班毕业了,不如说他们只学会了搞形象工程的空头理论而已

  C. 人们如果思想道德滑坡,社会风气不好,经济就难以持续发展

  D. 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B项中的关联词“如果……不如……”搭配不当,应将“如果”改为“与其”。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人们思想道德滑坡,社会风气不好”是要假设的整个内容,所以“如果”应放在“人们”前面。D项中由于介词的乱用造成主语缺失,应将“对于”去掉。A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A。

  27

  (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巴金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B. 几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

  C. 博物馆展出了三千多年前新出土的珍贵文物

  D. 这场春雨断断续续下了十几天,刚插下去的秧苗全都变黄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应该先“接近文学”才能“爱好文学”,所以应改为“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B项主客体颠倒,应改为“人们对电脑‘上网’可能是陌生的”或者“电脑‘上网’对于人们可能是陌生的”。C项中“三千多年前”定语位置不当,应将“三千多年前新出土的珍贵文物”改为“新出土的三千多年前的珍贵文物”。D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D。

  28

  (单选题)

  下列各句表达明确的一项是( )。

  A. 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媒体,要求媒体帮她伸张正义

  B. 他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C. 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

  D. 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歧义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歧义句辨析的能力。A项中的“便投诉媒体”表达不明确,是“向媒体投诉”还是“媒体是她投诉的对象”无法得出。B项中“很高兴”的对象指代不明,可以是“他”很高兴,也可以是“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D项中“和你一起去”的主体不明确,可以是我说服老师,“我”和你一起去;也可以是我说服老师,让“老师”和你一起去。C项表达明确,没有歧义。故正确答案为C。

  29

  (单选题)

  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 我这不是请你来了嘛

  B. 那个教室我过去看过,没有什么摆设

  C. 连战、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对促进两岸关系有重要

  D. 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歧义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歧义句辨析的能力。A项中的“请你来了”有歧义,一种是我已经把你请来了,重点在“来”,只是在和对方陈述事实;另一种是我正在发出邀请,重点在“请”,请求某人来。B项中的“过去”有歧义,既可以表时间,指以前看过,也可以做动词,指自己到那个教室去看过。D项中的“晚上来”有歧义,一种是“比我们晚点上来的人”,另一种是“夜间上来的人”。C项表意明确,没有歧义。故正确答案为C。

  30

  (单选题)

  下列各句表达简洁,没有重复的一项是( )。

  A. 巴控克什米尔地震造成当地人民生灵涂炭。

  B. 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对读者在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C. 近10 年来,长江源头生态破坏的严重情况令人堪忧。

  D. 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我们的目标。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A项中的“生灵”与“人民”语意重复,“生灵”就有人民、百姓的意思,前面不应该再加人民。C项中的“堪忧”指值得人们忧虑,与前面的“令人”重复,应改为“严重情况堪忧”或者是“严重情况令人忧虑”。D项中的“付诸”中的“诸”是个兼词,即“之于”,也就是说“付诸”就是“付之于”,已经包含了“于”的意思,所以后面无需再有“于”。B项表述简洁,没有重复。故正确答案为B。

  31

  (单选题)

  一位心理学家在论及人际交往时提出这样的一个公式:7%语言+33% 声音+55% 表情=信息的全部表达。对上面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非语言行为可以代替语言行为

  B. 人际交往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C. 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绝大部分有赖于非语言的交往

  D. 人际交往中,语言的得体,声音的和谐,表情的自然,都是相互作用的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根据提问可知该题为细节判断题。

  认真分析这个公式可以发现这样的特点:三个百分数可以分为两类,语言是“语言行为”,占7%,声音和表达信息的全部表达加起来是“非语言行为”,占93%,二者比例相差悬殊,而正是这悬殊的两类相加,等于“信息的全部表达”。可见,信息表达主要靠非语言因素,而非语言因素,C项表达符合。材料中并没有关于“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关系”的论述,故AB排除,为无中生有。D项内容在文中并未涉及,只是列出了三者的比例关系而已,无法看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2

  (单选题)

  皮肤美是人体美的一个重要特征。面部皮肤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健美的面部皮肤可增添人的资色,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与精神面貌。中国大多数人属于黄肤色人种,光洁柔润、白里透红的颜面,是历来人们所称道、羡慕和追求的。关于这段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还有其他的肤色的人种

  B. 中国人的肤色是最美丽的

  C. 皮肤美也是衡量人体美的一个标准

  D. 从面部肤色可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根据提问“不正确”可知该题为细节判断题。文段中提到“中国大多数人属于黄皮肤人种”,“大多数”说明“中国还有其他肤色的人种”,A项正确。首句说“皮肤美是人体美的一个重要特征”,这说明“皮肤美也是衡量人体美的一个指标”,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健美的面部皮肤可增添人的姿色,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与精神面貌”可以看出,D项说法“从面部肤色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无法在文中找到依据,说法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随着淡水供应已达极限,五大洲50 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兴叹流迅速达成协议。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2001 年3 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15 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唯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4500 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可什和乌玛之间。相反,从805 年至1984 年,各国签署了3600 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对过去50 年间1831 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2/3 具有合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署了157 个用水条约。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500 年前一样多,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增加,仅仅从1950 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25 亿到60 亿,人均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过去的50 年里1/4 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但是对立国家在37 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炸了水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行动。

  33

  (单选题)

  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持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是( )。

  A. 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B. 从805 年至1984 年,各国签署了3600 个与水有关的条约

  C. 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

  D. 过去50 年间1831 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2/3 具有合作性质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该题为细节判断题。第三段提到“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下文的内容即为关于历史的论述,以此来支持这些人的见解。A项内容为4500 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夺水战争的具体描述,该论据的重点是记录在案的夺水记录很少,唯一记录在案的还是发生在4500年前,而非夺水战争的内容,且用发生过战争来证明不会再发生战争,逻辑错误,故A项无法提供支持。BCD均为第三段中的论证部分,用来说明历史上人类就水资源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为这些人的该种见解提供了支持。故正确答案为A。

  34

  (单选题)

  以下不能证明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观点的一项是( )。

  A. 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B. 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无可替代

  C. 与水有关的敌对事件并不鲜见

  D. 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该题为细节判断题。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的观点是“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之后进行具体的阐述。文段中提到“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利用“但”字表转折,重在强调后面的内容,即“淡水并非无穷的资源”来对“另一些人”的观点提供论据,而非A项中的“淡水市一种可再生的资源”。B项内容为文段原话,正确。根据材料中“在过去的50 年里1/4 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可知,与水有关的敌对事件并不少见,C项正确。从“淡水资源变得日益稀缺”到“各国就淡水资源所发生的敌对事件”可知,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所以D项正确,可以提供依据。故正确答案为A。

  35

  (单选题)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B. 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目光短浅,幼稚可笑

  C. “过去不是未来的指南”的意思是:过去不短缺,不等于将来不短缺

  D. 淡水“无可替代的用途”指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等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安南的讲话和美国情报部门的报告主要意在说明水资源短缺可能导致的后果,而不仅仅说水资源短缺的现状,A项错误;作者只说明了别人的两种观点,并没有对任何一种观点发表评论,B项错误;“过去不是未来的指南”在原文中指的是:虽然过去为水而发生战争的事情少,但不代表将来也这样,所以不能用历史的记录来推断以后,C项错误。D项定位原文,下文为对“淡水无可替代用途”的解释,即“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知D项叙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