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1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片段阅读(2)

发布时间:2013-08-01 09:49:55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11

  (单选题)

  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发生的变异正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着。这种貌似“茁壮成长”的民间艺术,在文化意义上却是本质性的消亡。难道民间艺术只有这样一种出路吗?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对待自己传统和文化的方式——那就是保持住民间艺术中那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把它视为一种传统精神,一种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人们知道,在当今这样做何其困难。所以,普查与记录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就是迫不及待要做的事了。这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间艺术的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得以保存,而不至于因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大变革而消灭

  B. 民间艺术的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得以保存,普查与记录现有的民间艺术已没有实质意义

  C. 要保持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情感与精神的一种载体,在商业化的现时代已变得非常困难

  D. 在民间艺术商品化的情况下,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应重塑民间艺术充满情感的美,并使得民间艺术成为一种见证与记载历史的精神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难道……一种出路"这一反问句,可推知文段主要叙述有商品化导致的民间艺术变异的背景下,对待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方式——普查与记录是迫不及待的,因为这是在见证与记载历史精神。D选项的表述与此意思接近。

  A项错误,文中说这种保存是本质性的消亡,结局还是消灭的。B项错误,普查和记录是有实质意义的,能够保持住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C项叙述正确,但只是局部意思,而非整个文段要说的意思。

  故正确答案为D。

  12

  (单选题)

  中国改革之难,最难的不是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而是改革必须考虑13亿人口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既积极又稳妥,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始终坚持的信念,也是一路渡险滩、克难题的制胜法宝。

  根据以上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是当前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

  B. 保持社会稳定、兼顾最广大群众利益是中国改革最棘手的问题

  C. 中国在改革中必须要考虑人口众多这一现实问题

  D. 兼顾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法宝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不是……而是”的转折词,可知改革必须考虑13亿人口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文中改革开放“制胜法宝”的主语是“既积极又稳妥”,与D选项“兼顾发展与稳定”属于同义替换,D选项表述正确。

  A项错误,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胜法宝而不是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B项偷换概念,文中并没有说“最棘手的问题”。C项本身没错,但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

  (单选题)

  领导带领机关干部扫大街,从官员和机关的角度看,这当然是好事,可以拉近与民众的距离,显示出领导干部勤政为民。但是,从干部的个人权利讲,义务劳动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是行政命令的驱使;从环卫部门的角度来看,如果干部常态化扫街确有必要,反映出的可能是两个方面的问题,要么环卫工人的数量不够,人手短缺;要么是环卫工人不好好干活,工作留下了很多死角。

  下列表述最能概括上述文字内容的是( )。

  A. 领导干部带头扫街、参加义务劳动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B. 领导干部带头扫街能激发环卫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C. 领导干部带头扫街可以拉近与民众的距离,促进干群关系和谐

  D. 领导干部带头扫街,很可能会造成民众的误解,达不到理想效果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材料中“但是”转折出“不能使行政命令”、“反映出两个问题”,这表明作者对“领导扫大街”的态度是否定的。作者质疑干部扫街常态化反映出“人手短缺”、“环卫工人不好好干活”。据此分析D项符合怀疑的意思。

  前述作者对领导扫大街持否定态度,据此可以排除B、C项“积极意义”的叙述。A项“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说法不准确,原文没有明显的支持论据,且不能概括整段文字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项。

  14

  (单选题)

  如果说“家电下乡”给了家电企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机遇,那么,“进城”则更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销售业绩。因为在城市里,居民更容易接受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假如“家电进城”也得到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和补贴的话,企业应当有理由在城镇市场上发掘出新的消费潜力,客观上让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也得到家电产品消费的实惠。

  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家电下乡”不可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销售业绩

  B. 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更需要政策支持和补贴

  C. 政府应该支持企业的“家电进城”,大力推广新产品

  D. 和农村市场比较,城镇消费市场同样具有挖掘的潜力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段总-分结构,首句“如果……那么”点明了主旨,家电进城更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销售业绩,这个说法与D项意思符合。

  A项说法错误,作者并没有说“家电下乡”不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销售业绩;B项属于偷换概念,材料中说的是企业的“家电进城”应该得到政策支持和补贴;C项“大力推广新产品”属于无中生有,材料并未涉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5

  (单选题)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根据以上文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B. 生态农业能把分散的、局部的单项农业技术综合集成起来形成集约优势

  C.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农业体系

  D. 生态农业是兼顾资源、环境、效率、效益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段首句就点明了叙述主体词“生态农业”,介绍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主要内容和应用前景。选项中只有B在材料中并未提及,并且根据材料对生态农业的描述,B项并不属于生态农业的特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

  (单选题)

  干部精神状态如何,或大或小地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如果每个人都振作起来,就会把各方面的工作干得更好,就可能使社会多增加一些就业岗位;就可能使农民收入增加;就可能使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多增加几张课桌。

  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 )。

  A. 干部精神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

  B.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领导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分不开

  C. 如果每个人都振作起来,就可能增加就业岗位

  D. 干部作风和干劲是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发展进程的领导力量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段总—分结构首先说明干部的精神状态会影响百姓生活,接着用几个分句阐明干部“振作起来”的若干好处,综合分析与D项提出的观点较为接近。

  选项A错误,“直接决定”与文中“影响”这个词的意思不符。选项B叙述没问题,但不是文章的中心意思。C说法断章取义,干部振作不是增加就业的决定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

  17

  (单选题)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的个人外币存款额已突破10亿美元;在该行累计发放的20亿美元外汇贷款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居民个人存款。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 个人拥有的外币总额已相当可观

  B. 该行累计发放的外汇贷款中,有二分之一的款项来自居民个人

  C. 该行20亿美元贷款,相当大的比例是贷给居民个人的

  D. 该行个人外币存款额已占存款总额的二分之一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结合材料可知:外汇贷款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居民个人存款,故可以推导出个人拥有的外币总额已相当可观,A项正确。B项错误,二分之一与题目中“很大比例”并不能等同。C项错误,贷款来自居民个人存款与贷给个人的意思不同。D项错误,“存款总额”在材料并没有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

  18

  (单选题)

  近几年来,政府通过各类手段,促使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经济转型政策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受限制的行业在较短时期内会因政策的压力而放慢增长。同时,受扶植政策不到位、市场培育滞后、技术开发存在瓶颈等因素影响,新的产业成长将较为缓慢,无法对冲前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段文字结尾处的“前者”是指( )。

  A. 政府各种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

  B. 政策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C. 受限制的行业在短时期内增长缓慢

  D. 政策、市场、技术开发瓶颈等因素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词句理解题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指代的能力。

  由材料中的“同时”一词,可知该词的前后两个部分是并列关系。即“前者”指代的一定是“同时”前面的内容,由此排除D项。前面部分由转折词“但是”连接,意思主要在后面“经济转型政策有负面影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受限制行业短时间内放慢增长”,也就是“放慢增长”导致了“负面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

  另根据临近原则,对冲“前者”提到“新的产业成长较为缓慢”,与之对应的就是“受限制行业增长缓慢”,A、B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19

  (单选题)

  就目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增加的现象,有分析认为,中国地产引擎可能重新启动。果真如此的话,这将在外需出现困境的背景下引领中国经济走出低谷。对比1986年日本的情况,如果政府引导得当,中国经济将可能因为地产业的重新启动而率先走出困局。当然,基于美国当年的经验,经济重新启动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交量的提升给地产市场甚至中国经济带来了回暖希望

  B. 随着地产业的重新启动和振兴,中国经济将率先走出低谷

  C. 地产业能否重新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取决于政府的引导

  D. 如果地产业不能重新启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则需较长时间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段主要阐述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增加可能重新启动地产引擎,进而带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局。根据该逻辑关系最接近的表述是A项。

  B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只是说“如果政府引导得当,中国经济将可能因为地产业的重新启动而率先走出困局”,但并没有予以绝对肯定;C项无中生有,“重新成为支柱”材料中根本没有提及;D项说法错误,因为经济走出困境本身就需要较长时间,并不仅仅因为地产业的重新启动与否。

  故正确答案为A。

  20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应对危机的有力武器。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寻找应对之策,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渡过难关。要进一步深化学习,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解,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科学分析形势,增强必胜信心,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政策,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这段文字着重强调的是( )。

  A. 要进一步深化学习,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解

  B.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挑战

  C. 要增强信心,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

  D. 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政策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目。

  文段属于总—分结构。首句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应对危机的有力武器”,从精神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接下来阐述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与B项表述相符。选项A、C、D分别是围绕材料首句展开的各方面,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