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常识判断(2)
【内容导航】:
101(单选题)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二次污染比一次污染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大,下列情况属于二次污染的是( )。
A.电镀厂排出的含铬污水
B.化工厂释放的工业废气
C.污水中无机汞化合物转变成甲基汞
D.河水中的污染物被泥沙吸附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环境常识 解析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进入环境的,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质。选项A、B 都属于一次污染。
二次污染也称“次生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化特征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C 项污水中无机汞化合物通过微生物作用,转变为更有毒的甲基汞化合物,属于二次污染。D 项河水中的污染物被泥沙吸附,并未形成新的污染物,不算二次污染。本题正确答案为 C。
102(单选题)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下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东到西越过该线,日期增加一天
B.从东到西越过该线,日期减少一天
C.该线是按地球表面经度线确定的直线
D.该线是按地球表面纬度线确定的直线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生活常识 解析“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地球表面180°经线附近的一条假想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故 C、D 项错误。
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故 B 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 A。
103(单选题)由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被称为( )。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完全垄断
D.寡头垄断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市场 解析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指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104(单选题)随着世界经济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知识经济”概念,与该概念相关的不正确论述是( )。
A.“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模式是单向直线型,即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而不是纵横交错相互作用型的
B.“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知识和科技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认识
C.“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知识的投资,知识可以扩大传统“工业经济”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
D.“知识经济”时代高度重视信息与技术的发明、传播和使用,经济成功的因素比“工业经济”时代更加取决于收集和使用知识的效率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经济常识 解析知识经济也称智能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区别于传统的创新发展模式,后者往往是单向直线型的,即从研究成果走向开发,再转进规模生产,产品进入销售市场。而知识经济中创新发展模式是辩证的相互作用型的,即创新过程中诸多环节,如研究成果、设计开发、试验生产、市场销售等之间的关系是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故 A 项的论述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105(单选题)电在导线里的传播速度和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哪个快?
A.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快
B.电在导线里的传播速度快
C.二者一样快
D.电在电阻较大的导线里的传播速度比电磁波慢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能源与材料科技 解析电在导线里的传播速度指的是导线内电场建立的速度,它等于电磁波的速度,即光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注意:不要把电的传播速度与导体中电子的运动速度混淆起来,电子移动的速度很慢。
106(单选题)下列关于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们可以听见
B.人们无法听见
C.不能产生衍射
D.不能产生反射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科技常识 解析次声波是指振动频率低于声波,频率在20HZ以下的一种低频率波。由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人耳的正常接收范围,所以大部分人听不到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
次声波的频率较低,因而波长较长,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C 项错误。
次声波传播的特点是没有什么障碍物能阻挡它,它总是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能量很难集中,因此使次声波发生反射或折射十分困难,但不意味着次声波不能发生反射。D 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107(单选题)战国时期还没有出现的手工行业是( )。
A.冶炼业
B.制瓷业
C.漆器制造业
D.丝麻纺织业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中国历史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应选 B。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战国时期还没出现。A、C、D 项提及的手工业在战国时期均已出现。A 项,战国时期,我国的冶铁业迅速发展,到战国中期以后,铁器的使用已遍及当时的七国疆域。C 项,漆器是一种用生漆涂敷在器物胎体表面作为保护膜制成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品。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D 项,中国古代的丝麻纺织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108(单选题)甲与乙共谋枪杀丙,两人先后开枪,甲未击中丙,乙击中丙,造成丙死亡,甲构成( )。
A.故意杀人未遂
B.故意杀人既遂
C.犯罪终止
D.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刑法 解析甲、乙共谋枪杀丙,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遵循“部分行为,整体责任”原则,即各个行为人的行为是一个整体,其中一个人既遂,其他人也应视为既遂。甲未集中丙、乙击中丙,造成丙死亡,两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既遂。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 B。
109(单选题)甲是某地著名画家,曾画一幅山水画赠乙,乙把该画卖给了朋友丙,丙共买画50幅,编成画册并与某一出版社签定了出版合同。根据法律规定( )。
A.乙可以把这幅画卖给丙
B.丙对画册享有知识产权
C.某出版社可以出版丙的画册
D.乙对甲所赠山水画享有知识产权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民法 解析本题中甲是原画的作者,依法享有著作权。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者著作权的转移,所以 D 项错误;甲把画赠乙,则乙有处分权,所以乙把画卖给丙,是合法的,故 A 项正确。
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从题中所给信息无法直接判断丙把50副画编成画册的行为是否具有独创性,进而无法认定画册是否属于汇编作品。即便画册属于汇编作品,在行使著作权时,丙也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因此 B 项不选。
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因此,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有条件的,一个条件是该画册具有独创性,确属汇编作品,另一个条件是在此基础上取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因此 C 项不选。
本题正确答案应选 A。
110(单选题)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下列遗嘱应该有两名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的是( )。
A.公证遗嘱、代书遗嘱
B.公证遗嘱、录音遗嘱
C.自书遗嘱、口头遗嘱
D.代书遗嘱、录音遗嘱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民法 解析《继承法》第十七条规定: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