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类)与答案之逻辑判断
小李申请的基金项目不必然通过评审。据此,可以推出( )。
A. 小李申请的基金项目不可能通过评审
B. 小李申请的基金项目必然不通过评审
C. 小李申请的基金项目可能不通过评审
D. 小李申请的基金项目很可能通过评审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关联词推导
解析
由于“不必然=“可能不”,所以小李申请的基金项目不必然通过评审等价于小李申请的基金项目可能不通过评审, 因此正确答案为C。
57
(单选题)
有些媒体很开放,所有都关注民生大事。据此,可以推出( )。
A. 有些很开放的媒体关注民生大事
B. 有些关注民生大事的媒体不开放
C. 有些媒体不开放,但关注民生大事
D. 有些媒体很开放,但不关注民生大事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关联词推导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
有些媒体开放,所有媒体⇒关注民生大事,即开放的媒体⇒关注民生大事的媒体。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由上述结论可知A正确。B项为肯定命题后件,C项为肯定命题前件,由逆否规则可知均无法得出任何结论;D项与上述结论相悖。因此正确答案为A。
标签
充分必要条件 逆否规则
58
(单选题)
所有火山都不处在活动期。据此,可以推出( )。
A. 处在活动期的都是火山
B. 并非有的火山不处在活动期
C. 处在活动期的不都是火山
D. 并非有的火山处在活动期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关联词推导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
火山⇒不在活动期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由题干命题的逆否命题可知,活动期⇒不是火山,因此A、C项错误;B项与题干命题相悖。D项可翻译为,有的火山在活动期的假命题;因此真命题为,所有火山都不在活动期,与题干相同。因此正确答案为D。
标签
充分必要条件 逆否规则 矛盾关系
59
(单选题)
张某把所有的闲钱都投入H股,结果被套牢了,吕某炒股从不选H股。
据此,可以推出( )。
A. 吕某炒股没有被套牢
B. 张某通过购买其它股票摆脱困境
C. 吕菜没有被H股套牢
D. 张某如果不选择H股就不会被套牢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张某投H股,结果被套牢。吕某不投H股。
第二步: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由“吕某不投H股”可知,吕某没有被H股套牢,C项正确。吕某是否被其他股套牢,张某是否通过其他股票摆脱困境,是否不选H股就不会被套牢,题干都没有体现,无法推出,故A、B、D三项均无法从题干推出。故正确答案为C。
60
(单选题)
小李、小张、小马、小王在一起讨论N地区的廉租房建设情况,小李说:“N地区的廉租房建设得都不错。”小张说:“N地区没有廉租房建设得好。”小马说:“N地区有的廉租房建设得不好。”小王说:“N地区还是有廉租房建设得不错的。”
假如小张和小马都说错了,那么,可以推出( )。
A. 小李说错了
B. 小李和小王说错了
C. 小王说错了
D. 小王说对了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关联词推导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将小李、小张、小马、小王的话翻译为标准的直言命题。
小李:所有N地区的廉租房建设得好
小张:所有N地区的廉租房建设得不好
小马:有的N地区的廉租房建设得不好
小王:有的N地区的廉租房建设得好
根据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可知小李和小马的话构成矛盾关系,两人的话必有一真一假,小张和小王的话构成矛盾关系,两人的话也是必有一真一假。
第二步:从事实信息开始推导,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由题干可知,小张的话为假,那么小王的话为真,小马的话为假,那么小李的话为真,也小张和小马都说错了,小王和小李都说对了。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矛盾关系
61
(单选题)
某单位纪检组决定对其所属单位的五个处室依次进行廉政检查。根据实际情况,纪检组决定:(1)二处和四处均在一处和五处之前检查;(2)如果首先检查三处,那么最后检查二处;(3)三处在四处之前检查。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
A. 最后检查一处
B. 最后检查五处
C. 第三检查四处
D. 第三检查三处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排列组合
解析
第一步:找到突破口
分析题干可知本题的突破口是二处。
第二步:根据突破口进行推导,并判断选项
由(1)可知,二处肯定不是最后检查的。“二处肯定不是最后检查的”否定了(2)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2)的前件的结论,即“三处不是首先检查的”。由(1)、(3)可知,前三个检查的处室是三处、四处、二处。又因为“三处不是首先检查的”,因此三处只能第二个检查,四处第三个检查,二处第一个检查。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充分必要条件 逆否规则
62
(单选题)
在一次只有五座的圆桌会议上,已知出席会议的五人的座位情况是:(1)王局长和赵科长、李秘书不相邻;(2)如果李秘书与张副局长相邻,则赵科长与郭书记不相邻。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
A. 郭书记与王局长、李秘书均相邻
B. 张副局长与王局长相邻,与赵科长不相邻
C. 郭书记与王局长相邻,与李秘书不相邻
D. 张副局长与王局长不相邻,与赵科长相邻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排列组合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由条件(1)可知,王与赵、李均不相邻,因此王和张、郭相邻。具体如下图。

第二步:根据其余信息推出结论
由上图可知,如果李与张相邻,赵与郭必相邻,与条件(2)相悖。因此李与郭相邻,赵与张相邻。如下图。

因此正确答案为A。
63
(单选题)
某地房价过高,过高房价并非好事,这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合理的东西。据此,有四个推论:(1)有些地方高房价是合理的;(2)不合理的东西引起高房价;(3)高房价引起不合理现象;(4)并非仅仅是某地房价高。
以上推论,错误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题干的主要信息是“房价过高并非好事,这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合理的东西”。
第二步: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判断结论正确与否
由题干可知房价过高隐藏着不合理的东西,而(1)提到高房价合理,这与题干相悖,因此(1)错误。题干中未提及导致高房价的原因,因此(2)错误。题干中未提及高房价将导致的后果,因此(3)错误。题干仅涉及某地的房价过高,并未涉及别处房价,因此(4)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64
(单选题)
董某没有去过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据此,有四个推论:(1)董某没有出过国;(2)董某不是英国人;(3)董某没有去过欧美国家;(4)董某对很多国家不了解。
以上推理中,错误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第一步:观察题干,找到事实信息
本题的事实信息是“童某没有去过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
第二步:根据事实信息逐一判断选项正确与否
题干只提到董某未去过以上六个国家,但其余国家是否去过、是否了解无从得知,因此(1)、(4)错误。童某没有去过英国,但是没去过英国不一定就不是英国人,因此(2)错误。世界上除去以上六国之外还有别的国家,童某可能了解其他国家,此外童某没有去过这六个国家也不意味着他不了解这六个国家,因此(3)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65
(单选题)
某基金经理按照以往经验买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基金;不同时买乙和丁;如果不买丁,那么也不买丙;或者不买甲,或者买乙;如果同时买戊和己,那么也买丙。据此,可以推论:(1)如果买丙,那么也买丁;(2)如果买甲,那么也买丁;(3)如果买乙,那么不同时买戊和己;(4)如果同时买戊和己,那么也买丁。
以上推理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关联词推导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
(1)乙⇒﹣丁,丁⇒﹣乙;(2)﹣丁⇒﹣丙;(3)﹣甲/乙;(4)戊∧己⇒丙。
第二步:逐一判断推理
由(2)命题的逆否命题可知,丙⇒丁,因此结论(1)正确。
由(3)命题可知,甲⇒乙;由(1)命题可知,乙⇒﹣丁,故结论(2)错误。
由(1)(2)命题可知,乙⇒﹣丁⇒﹣丙;由(4)命题的逆否命题可知,﹣丙⇒﹣戊∨﹣己,因此结论(3)正确。
由(4)命题与(2)命题的逆否命题可知,戊∧己⇒丙⇒丁,因此结论(4)正确。
综上,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