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类)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发布时间:2013-08-02 09:55:44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据报道,针对不少冬奥会运动员带伤参赛的情况,德国奥委会总干事米夏埃尔·费斯佩尔对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提出质疑。他认为“应该放弃‘更快、更高、更强’的原则,回归到体育最基本的理念——安全第一”。他呼吁各体育联合会根据顶级运动员和相对缺乏体育经验的运动员的不同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规则和设施标准。

  这段话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

  A. 运动员带伤参加冬奥会违背奥林匹克精神

  B.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口号不适用于冬奥运

  C. 各体育联合会应该制定规则和设施标准以确保安全

  D. 奥运会应该回归安全第一的基本理念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文段的第二句“放弃......回归安全”,而最后一句“他呼吁各体育联合会根据顶级运动员和相对缺乏体育经验的运动员的不同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规则和设施标准”是该主旨的具体实施方法。D项表述最符合文意。

  A、B项只是文段中的细节信息,没有抓住材料的语意重点;C项只是主旨的具体实施方法,而非主旨,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62

  (单选题)

  古代人看到龋齿的形态和被虫蚁啃噬后的木材很相似,他们推断,在口腔里有一种叫做“牙虫”的虫子,像白蚁啃噬木头那样侵蚀我们的牙齿。很可能是因为白蚁的危害曾经遍及全球,这一理论出现在所有的古代文明里,包括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代中国。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A. 古代人很早就发现了龋齿

  B. 龋齿在古代分布的区域很广

  C. 古代白蚁的危害已遍及全球

  D. 古人对龋齿的认识非常相似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由古人因龋齿形态和被虫蚁啃噬后的木材的相似性,进而推断出口腔中有类似于白蚁的叫“牙虫”的虫子;再由白蚁危害的普遍性,得出几乎所有的古代文明对这一认识是相似的结论,由此可推出古人对龋齿的认识非常相似。D项表述正确。其他三项表述片面,均未抓住材料的语意重点。

  故正确答案为D。

  63

  (单选题)

  人们很少能注意到自己脚下的土地正遭受着严重污染。专家说,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土壤的物理特性决定土壤易被污染,而土壤易污染是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一般不易觉察。跟大气和水体比较起来,土壤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要大很多,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清除。

  文中“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一句强调的是( )。

  A. 土壤污染是看不见的,渐进的

  B.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很难清除

  C. 土壤污染对生命的危害最直接

  D. 土壤污染的治理尚无可行办法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词句理解题

  解析

  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语句理解题。

  定位原文,作者提出“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这个观点后,接下来对其进行了解释。“土壤污染是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一般不易觉察”,说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同时又说土壤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要大很多,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清除。由此可以推知,“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这句话强调的是土壤污染有隐蔽性以及清除难度很大,B项表述正确。

  “一般不易觉察”并不一定看不见,按字面意思理解的A可以排除;C和D选项文中未提到。故正确答案为B。

  64

  (单选题)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建设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

  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宫殿和都城两种

  B. 中国古代建筑的成就比不上欧洲等地

  C. 成就最高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现了当时的政治伦理观

  D. 中国古代的宗教神庙建筑水平不是很高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C项正确,由“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建设的成就最高……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可以推断得出。

  A项错误,“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建设的成就最高”不能说明宫殿和都城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B项曲解文意,题干说的是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建设的成就最高,而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这两者之间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差异,而非成就孰高孰低;D项错误,文段提到“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建设的成就最高”,并不能由此推出中国古代的宗教神庙建筑水平不是很高。

  故正确答案为C。

  65

  (单选题)

  很多音乐评论者在阐述音乐时,往往借助浪漫主义的理念给音乐附加上许多文学性的描写。于是,那音符一跑起来,就是什么疯狂的、愤怒的、社会的,这些字眼总是先于音乐出来了。在评论者本人,这或许是一种很自我的感觉;但对一般听众而言,他们由此获得的参考却未必有益;很多人可能把阅读那些貌似优美的文字代替亲耳聆听感受音乐。

  这段话的真正含义是( )。

  A. 知识分子阐述音乐过于浪漫主义

  B. 音乐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阐释的

  C. 真正听音乐才能感受音乐的含义

  D. 通过文字来理解音乐是不可能的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很多音乐评论者……这些字眼总是先于音乐出来了”,说明音乐评论者没有认真倾听音乐。“很多人可能把阅读那些貌似优美的文字代替亲耳聆听感受音乐”,说明这些人是阅读文字而非真正听音乐。因此,只有真正去听音乐才能感受音乐的含义。C想表述正确。

  A选项在文章中并未体现,原文只是说“往往借助浪漫主义的理念”而已;B、D项表述过于绝对,与文意也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C。

  66

  (单选题)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箪食瓢饮在陋巷也不改其乐的颜回,是孔子赞赏的得意门生,他的精神有着穿越时空的典型意义。如今,还能看到几个“固穷”的学者,还有几个“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文人呢?我们确实需要反躬自省,毕竟学术造假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毒瘤, 如果听之任之,只能毁掉我们的学术研究。

  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 )。

  A. 学术造假

  B. 颜回式的学者

  C. 肯坐冷板凳的学者

  D. 孔子精神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本题考查表面主旨。

  通览材料,可以判断出文段整体上属于“分—总”结构,其主旨是最后一句“毕竟学术造假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毒瘤,如果听之任之,只能毁掉我们的学术研究”。因此,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学术造假。A项表述正确。

  题干只是借颜回和论语中的语句做引语,重点并不在那些文言古文上,所以B、C表述片面,没有抓住材料的语意重点;D项在题干中并未涉及,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7

  (单选题)

  有评论家说,真正的文学永远出自与现实冲突的高贵而不屈、纯洁而温柔的心灵。当代文学研究和批评的一个特点,就是它面对的是一个正在生成的不稳定、不明晰的对象世界,而批评意味着道路和光明,意味着改变生活的巨大力量,真正的批评应该充满热情和责任感,应该充满担当的精神和行动的勇气。

  这段话隐含的一个说法是( )。

  A. 当代文学研究和批评面对的是尚未定型的对象世界

  B. 过去的文学批评面对的是已经稳定和明晰的对象世界

  C. 当代有热情和责任感的文学研究者的目标是改变生活

  D. 真正的文学批评有赖于与现实冲突的高贵不屈的心灵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题干中先概括了当代文学研究和批评的特点,进而阐释批评的使命——“改变生活的巨大力量”,也即改变生活是其目标之一。C项是对文段的压缩和分析,故正确答案选C。

  A、D项不需推论即可得出,是其中部分文本的同义替换,与题干要求不合;而B项推论不符逻辑,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68

  (单选题)

  春运不全是农民工“半城市化”带来的“副产品”。在许多大城市里,即使有了学历、有了户籍、有了事业的人,包括许多“白领”、成功人士等,到了春节也经常要举家返乡。这是长期农耕文明所形成的“家”文化和“年”文化,是在中国人心里保存的一种对亲情家庭和乡里故土的特殊感情和精神寄托。

  下列符合文意的说法是( )。

  A. 春运是中国“家”、“年”文化造就的社会现象

  B. 农民工并未“半城市化”

  C. 大城市的白领春节都要举家返乡

  D. 春运的主角是农民工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根据题问可知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段一开始阐释了大城市中人们依然返乡的现象,第三句着重阐释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而A项正符合文中最后一句“这是长期农耕文明所形成的‘家’文化和‘年’文化”,因此A项正确。

  “春运不全是农民工‘半城市化’带来的‘副产品’”不能说明“农民工并未‘半城市化’”,排除B;“经常要举家返乡”不是“都要举家返乡”,排除C;而D项在文中并未提及。

  故正确答案为A。

  69

  (单选题)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这段话想要说明的道理是( )。

  A. 管理者要掌握酒与污水冲突的协调技巧

  B. 少量污水也具有使整体变质的破坏力

  C. 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污水一类的事物

  D. 污水和酒的比例可能决定整桶液体的品质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标志词“道理”可知本题属于隐含主旨题。

  第一句话抛出定义并进行了解释,第二句“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匙污水”点明了主旨并对其加以总结。B选项是它的同义转换,故选B。。

  这里并没有谈到管理者管理技巧的内容,也没有提示管理者应如何的问答,所以A不正确;C选项属于答非所问,并不是本文段的核心内容;D选项有悖于“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也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70

  (单选题)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于世界经济而言,状况同样如此。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短短几个月内,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呈现出风雨飘摇之势。而相对于危机来势之迅猛,危机消退则要缓慢得多。2010年,世界经济注定将走在“病后初愈”的漫漫康复之路上。

  文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中的“病”指的是( )。

  A. 世界经济

  B. 金融海啸

  C. 世界经济危机

  D. 正在复苏的世界经济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词句理解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这段文字是围绕“世界经济”来讲的。这里引用“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将主语世界经济拟人化,后面“相对于危机来势之迅猛,危机消退则要缓慢得多”对应第一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可知“病”指的是世界经济的“病”,也就是经济危机。C项正确。

  世界经济是这段话谈论的主题,但并不是“病”所指代的内容,A不正确;B项中金融海啸只是经济危机中的一例,范围过小,也不正确;D项复苏和“病”完全不相干,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科学家已经分离出一种看起来能决定人体衰老速度的基因序列。这一发现首次将DNA与人类寿命联系起来。{2}这项研究有望为创建筛查程序铺平道路,可用于检验哪些人更容易衰老,并在年轻时更容易患心脏病或其他疾病。{3}尽管这项突破不太可能带来大幅延长人类寿命的药物,但也许有助于延长那些由于自身基因而更易早逝的病人的寿命。{4}这项研究显示出了时间性衰老和生物性衰老的区别,其中生物性衰老取决于人体基因组成和生活方式,比如饮食组成和是否吸烟;两个年龄相同的人,其生物年龄可能会有十多年差异。{5}由桑尼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一段普通DNA序列与人体的生物性衰老有密切关系。对近三千人的研究显示,约有38%的人带有遗传性基因变体,与没有这一基因序列的人相比,他们的生物年龄要老三到四岁;占总数7%的人带有两个这种基本变体,他们的生物年龄比没有该变体的人要老六到七岁。{6}通常被认为是老年病的发病年龄有很大的 ,正是这一点促使研究者展开了这项研究。{7}我们身体中的大部分细胞都含有叫作染色体的DNA分子链。染色体在其两端有保护帽,叫做端粒。细胞每次分裂时,端粒会缩短,就像鞋带两端的塑料会被磨损一样。当端粒变得非常短时,细胞就无法正常工作,会显现衰老的征兆。{8}通过对血液样本的分析,桑尼发现,这些人具有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过短染色体端粒。而一种特定的基本序列在这些人中更常见。这段DNA位于3号染色体,与基因TERC相邻。{9}基因TERC可以制造出一种酶,能在端粒缩短时对端粒进行修复。携带有一个或两个该基因序列的人,在母体子宫中发育时,制造出的这种酶(端粒酶)可能比较少。这意味着,这些人在出生时端粒就比较短,所以更容易衰老。{10}科学家不可能通过增加人体中的端粒酶的数量来逆转人体老化的过程。人出生后,体内的端粒酶几乎全处于被抑制状态,但在癌细胞中端粒酶被激活,所以癌细胞就会无限分裂下去而不会死亡。因此桑尼指出:“激活端粒酶也许可以让你不得心脏病,但如果不加控制地激活端粒酶,你也许会得癌症。”

  71

  (单选题)

  与文中提到影响人生物性衰老的因素无关的一项是( )。

  A. 是否抽烟

  B. 饮食组成

  C. 特定基因

  D. 母体子宫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文中“生物性衰老取决于人体基因组成和生活方式,比如饮食组成和是否吸烟”可知,A、B、C项都是影响人生物性衰老的因素。

  由“携带有一个或两个该基因序列的人,在母体子宫中发育时,制造出的这种酶(端粒酶)可能比较少……所以更容易衰老”可知,衰老和基因有关,而母体子宫只是发育环境,与衰老并没有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

  72

  (单选题)

  填入文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同

  B. 区别

  C. 跨度

  D. 幅度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为逻辑填空题。

  定位原文,“通常被认为是老年病的发病年龄有很大的 ,正是这一点促使研究者展开了这项研究。”该句的主语为“发病年龄”,未涉及任何其他事物的比较,故排除A、B。根据上下文,文中谈论的是发病年龄的“跨度”。D项“幅度”属于搭配不当,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3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与该项研究中证明的人类提早衰老的原因无关的是( )。

  A. 老年病的发病年龄

  B. 体内缺少端粒酶

  C. 一两种基因序列异常

  D. 染色体两端的端粒太短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科学家不可能通过增加人体中的端粒酶的数量来逆转人体老化的过程”可知B是有关的;由“一段普通DNA序列与人体的生物性衰老有密切关系”可知C是有关的;由“这些人在出生时端粒就比较短,所以更容易衰老”可知D也与人类提早衰老的原因有关。

  而A选项在文中找不到对应,因此与人类提早衰老的原因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A。

  74

  (单选题)

  该项研究的首要作用是( )。

  A. 有助于延长人类寿命

  B. 推迟生物性衰老

  C. 有助于创建早衰筛查程序

  D. 为早衰者延长生命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从“也许有助于延长那些由于自身基因而更易早逝的病人的寿命”可知,该研究的首要作用是为早衰者延长生命。D项正确。

  A选项以偏概全,文章中更多内容是指对早衰者,并非所有人;B在文中没有涉及;C项表述片面,文段中虽然“这项研究有望为创建筛查程序铺平道路”,但是“创建早衰筛查程序”并未研究的首要作用,其目的依然是为早衰者延长生命。

  故正确答案为D。

  75

  (单选题)

  如果把这篇文章分为三个层次,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②和③都是该项研究的作用,应该连在一起。⑦句说的是染色体,与⑥谈论的内容不同,应该划分开来。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