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7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发布时间:2013-08-07 08:43:08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1(单选题)《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处世金箴了。

  把“不为最先,不耻最后”作为处世态度,符合作者看法的一项是( )。

  A.对“不为最先,不耻最后“都持肯定态度

  B.对“不为最先,不耻最后”都持否定态度

  C.对“不为最先”持肯定态度,对“不耻最后”持否定态度

  D.对“不为最先”持否定态度,对“不耻最后”持肯定态度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态度理解题 解析从提问可知本题为态度理解题。文段中的第三句“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讲的是“为最先”的严重后果,说明应该“不为最先”。之后的“但”表转折,提出这种“不为最先”仅适用于赛马,被奉为“处世态度”就不幸了,所以把“不为最先”作为处世态度是不对的。第二句说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在外人看来很有道理,后文也没有针对“不耻最后”提出否定论述,说明作者对“不耻最后”的态度还是肯定的。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华盛顿被美国人尊为“国父”,对这个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生长在弗吉尼亚,继承一份很大的产业,拥有许多黑奴,已进入南部屈指可数的大种植主之列。

  这段话主要写了( )。

  A.华盛顿的生平

  B.华盛顿的出生地及家庭背景

  C.华盛顿有很大功绩

  D.华盛顿是美国的“国父”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主要”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第一句提出华盛顿被成为“国父”,接下来具体介绍他的出生地和家庭背景:“生长在弗吉尼亚”,“继承产业,拥有黑奴,成为大种植主”,B项表述最全面,为正确答案。A项表述太过宽泛,“生平”是指人的整个生活过程或者是有生以来的意思,文段未表述很多。C项文中并未涉及,只说其“国父”的称号当之无愧,并未具体论述他的功绩。D项未抓住文段重点,第一句的作用是为了引出第二句中对华盛顿的介绍,本身不是主要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历史是由一系列彼此关系错综复杂而有时间连续性的事件所组成的,而决定历史发展的却是人的活动。小说史作为整个历史的一个侧面,也概莫能外。从事小说创作的人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小说的质量,一个时代的创作群体的整体素质自然也决定着这个时代的小说面貌。

  本段文字论述的重点是( )。

  A.小说史的发展受创作者个人素质的影响

  B.一个时代小说的面貌由该时代创作群体的整体素质决定

  C.人的活动决定历史的发展

  D.小说的质量取决于小说创作者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重点”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第一句从对“历史”的论述引出“人的活动”,第二句为过渡句,将话题从历史过渡到小说史,接下来具体论述了“小说面貌”与“人的综合素质”的关系。文段的最后一句为重点,最后一句“由具体上升到一般”,从“一部小说的质量”上升到“一个时代的小说面貌”,B项所述为“一般规律”的同义换,为正确答案。AD项均为总结句前面的引子,而非一般规律,排除;C项为前面的铺陈部分,不构成主旨,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4(单选题)医药的供求不能遵循利润最大化,而应服务于社会效益最大化。因为疾病的治愈,受益的不仅是公民个人或者是个别家庭,受益更多的是整个社会——它既恢复了个体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能力,更重要的是防止疾病在更大的范围流传从而保护更多的人群。

  根据以上文字,下列概括不够准确的选项是( )。

  A.疾病的治愈恢复了个体的劳动能力

  B.疾病的治愈可预防疾病在更多的人群中传播

  C.医药的供求不能遵循利润的最大化,要关注医疗手段

  D.疾病治愈最大的受益人不仅是个人和家庭,还有社会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由破折线后面的句子可知,A、B均正确;D项为强干扰项,疾病治愈最大收益的是社会,表述不完全准确;而C项属于过度理解,文段并没有涉及到“医疗手段”这一概念,与D相比,C脱离了文中应有之义。故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 ,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A.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

  B.那静静的柔波是这样的空荡,柔情

  C.那粼粼的水光是这样的迷茫,深沉

  D.那弯弯的涟漪是这样的袅娜,迷离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该题考查语句的选择填空。文段选自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根据下文中的“等到灯火明时”可知现在,在“天色还未断黑”时看不到水光,首先排除C。“涟漪”指被风吹起的水面的波纹,“袅娜和迷离”无法体现出“水阔填空之想”,只有“纸醉金迷之境”,排除。“静静的柔波”突出静态之美,“漾漾”指水波飘荡的样子,具有动态之感。根据下文中“暗淡的水光偶然闪烁出光芒”可知水波不是静止的,应选用“漾漾”。故正确答案为A。

  6(单选题)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称“东土耳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恐怖分子。

  下列对“东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突”是“东突厥斯坦”或“东土耳其斯坦”民族分裂势力的简称

  B.“东突”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从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C.“东突”分裂分子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

  D.“东突”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从提问可知该题为细节判断题。从第一句“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知“东突”分裂分子长期以来就一直存在,而不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C项表述错误。ABD均可在文中找到依据,都为正确表述。故正确答案为C。

  7(单选题)亚洲海啸之后,有报道说,当地的原始土著居民能够及时地感觉到危机迫近,他们和野生动物一起逃往地势较高的地方躲避即将到来的灾难。为此,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相关的研究,希望能找出这一行为的原因。

  这段话的意思是( )。

  A.有一种神秘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

  B.有一种科学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C.有一种特异行为引起了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兴趣

  D.有一种特异行为引起了科学家着迷的反应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该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第一句描述了一种特异行为;第二句提出科学家正在致力于这一行为原因的研究,两者结合起来即为文段主旨,C项表述最全面。AB项不准确,根据第二句“希望能找出这一行为的原因”可知第一句描述的是一种特异行为,而非“神秘现象”“科学现象”,故排除。D项中的“着迷”表述不准确,文中并未提到科学家有“着迷”的反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8(单选题)在战争问题上,日本政府一直采取蒙混过关的态度,不去正视历史,还声称日本没有像希特勒那样的战争狂人,企图将某个民族像犹太人那样灭绝掉。在面对二战造成的灾难时,也往往一味强调日本受到的伤害,俨然以二战的受害者自居,尤其是一些右翼政客,置周边国家人民的强烈反对于不顾,屡次三番地去靖国神社参拜;相反,却对被侵略国家人民遭受的创伤轻描淡写,根本就不提对战争罪行谢罪之事。

  这段话表明( )。

  A.日本人侵略成性,是彻头彻底的法西斯

  B.日本坚持扩张之路,至今仍未放弃这样的军国主义道路,有朝一日仍将完成征服周边国家的计划

  C.日本已彻底转右,否认和歪曲历史,是为新的扩张找借口

  D.日本政府某些政客丧失了良知,缺乏与周边国家友好的诚意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材料的观点“在战争问题上,日本政府一直采取蒙混过关的态度,不去正视历史”,后面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做法来进行论证,D项内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为正确答案。AB两项文中并未涉及,且说法太过偏激,排除;C项说法太过绝对,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9(单选题)寻找地球外的智慧生物一直是人们乐此不疲的工作。如果“外星人”确实存在,他们居住的星球应该和我们的地球具有大致相同的环境。科学家已就这一点基本达成共识,他们正努力在太阳系外寻找“第二地球”,也就是所谓的类地行星。

  从这段文字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外星人是地球外的智慧生物

  B.外星人居住的星球是类地行星

  C.科学家认为有外星人存在

  D.“第二地球”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外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该题为细节判断题。依题意科学家的努力都是在假设基础上进行的,C与题意相悖,有无外星人尚在假设、探索阶段,科学家并没有此认为。第一句给出了“外星人”的定义,即“地球外的智慧生物”,A项正确。根据第二句外星人“居住的星球应该和我们的地球具有大致相同的环境”,可知B项正确。根据最后一句“他们正努力在太阳系外寻找‘第二地球’”可推断出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10(单选题)我国汽车工业现在面临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己的品牌的困境,零部件制造体系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与国外同类行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虽然汽车工业在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但落后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在“入世”后国门大开的情况下,仍然成为了中国本行业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加以认真研究。

  以下标题符合上文意思的是( )。

  A.汽车工业的主要问题

  B.如何应对汽车工业的“瓶颈”

  C.WTO与中国的汽车工业

  D.汽车工业的喜人发展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标题选择题 解析本题为标题选择题。文段集中阐述了汽车工业在发展中出现的缺乏完整开发能力和自己的品牌,零部件制造体系薄弱,管理、服务体系落后三大问题,A项表述正确,为正确答案。B项中的“如何应对”文段并未提到,故排除;文段提到WTO是为了说明中国汽车行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落后,不是文段主要内容,C项排除;D项中的“喜人发展”文段无法体现,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1(单选题)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 ,而且有些是从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

  填入上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B.确实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C.不仅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D.或者说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语境填空。根据下文中的递进关联词“而且”可知,空格处的语句应为“不仅”开头,构成“不仅……而且……”的递进关系,C项最符合语境,为最佳答案。A项虽也与下文够成递进关系,但语气不强烈,没有C项准确。B项的“确实”表强调,不合语境,排除。D项“或者说”与“而且”关联词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12(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机制几经变动,但基本上是由政府统包统办和直接的行政管理。改革开放十几年来,高教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社会发展。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需要进行配套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C.原来的高等教育体制从来就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发生过多次变动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主要”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根据转折关联词“但”可知,在肯定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但”之后的内容,即“从总体上看,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社会发展”,所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改进,即为A项所述内容。BD项为转折之前的内容,不是文段重点,故排除。C项表述本身错误,与原文“高教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很大成绩”矛盾,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3(单选题)附石式盆景把树木和山石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景物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盆景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

  这表明艺术创作必须( )。

  A.注重量的积累

  B.运用合理想象

  C.提升感性认识

  D.重视实践作用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该题为隐含主旨题。材料前两句为“附石式盆景”的简单描述,后两句为总结,强调“盆景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两个“源于”指出艺术要有一定的根据,两个“高于”说明要运用想象力,两者结合起来即“运用合理想象”,B项正确。“量的积累”和“提升感性认识”从文段中无法体现,排除;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题目更强调的是如何进行这种实践活动,所以D项也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14(单选题)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对于加强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弥补我国资金的相对不足,建设一批国民经济急需项目;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管理水平;可以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积累建设资金;还可以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等。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 )。

  A.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C.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D.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可以增加建设资金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中心思想”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文段的观点即“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对于加强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后面用四个并列句来具体论述该“重大意义”,所以首句即为文段的中心思想,C项所述符合。A、B、D三项均为“分”部分论述的一个方面,不构成主旨,都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15(单选题)中国古代无论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制,都受到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的强烈影响。它不仅是宗教凝聚力的一种保障,而且是王权的重要支柱。君权、地方行政权都渗透了宗法父权的因素。这是封建专制制度得以长期牢固统治的条件之一。在国家的立法中,不仅确认了有关封建宗法制度的大量内容,而且承认宗法家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国法的重要补充。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宗法制度强烈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政治、立法以及司法,甚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B.宗法制度成为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的坚强基础

  C.中国古代社会,宗法精神无处不在,渗透于整个社会生活

  D.宗法制度被中国古代国家立法所确认并成为国家立法的补充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该题为表面主旨题。“这是封建专制制度得以长期牢固统治的条件之一”中的“这”指的是“宗法制度的存在“,从该句可以得知B项正确。A、C两项都超出题干所论述的范围,属扩张性概括,扩大了“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的作用。D项表述不准确,文段提到的是“确认了有关封建宗法制度的大量内容”,而非全部,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

  16(单选题)中国改革走的是“创新改革制度型社会转型”。所谓“创新改革”指的是中国从改革之初,就对现代制度采取了分析批判的态度,同时充分尊重中国的传统制度,肯定、发扬传统制度中的合理内核,明确地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

  对上文理解不妥的一项是( )。

  A.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国没有照搬现代制度的教条全盘西化

  C.中国立足于中国传统制度,吸收现代制度的精神,实现社会转型

  D.创新改革制度型就是发扬传统制度中的合理内核,毫不留情地批判现代制度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根据提问“理解不妥”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文段中说对现代制度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D项中“毫不留情地批判”,所以D项说法错误。根据文段的最后一句可知A项正确;从“对现代制度采取了分析批判的态度,同时充分尊重中国的传统制度”中可以看出BC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17(单选题)事实上,目前所有的整形手术最大的危险不在于移植,而在于麻醉。伊法莲诊所强调,很多整形外科因为贪图方便,将麻醉这种重要手续简化,没有请专业的麻醉师处理,对病患者来说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这段话的观点是( )。

  A.很多整形外科贪图方便,将麻醉这种重要的手续简化

  B.整形手术最大的危险不在于麻醉

  C.麻醉容易给整形手术带来危险

  D.整形手术中最大的危险是麻醉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为“提出观点——引用支撑”的总分结构,首句提出观点,即“目前所有的整形手术最大的危险在于麻醉”,第二句引用支撑,具体说明“麻醉成为最大危险”。“总”句即为文段的主旨句,D项为第一句的同义替换,是文章的主旨,为正确答案。A项为“分”部分的论述,不是主旨,排除。B项不符文意,排除;C项不准确,文段明确指出“麻醉是最大的危险”,而不是“容易带来危险”,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8(单选题)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这段话主要支持这样一个观点( )。

  A.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无条件赔偿

  B.为避免赔偿,劳动者应尽量不与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

  C.若某员工当月工资是400元,则最多可扣除320元

  D.即使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巨大损失,仍应保证其工资不低于当地月工资最低标准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根据转折词“但”可知最后一句为文段主要强调的内容,即为主旨句,D项所述为“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的同义替换,当选。A项表述错误,赔偿不是“无条件的”,必须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所造成的才能被要求赔偿,且赔偿也有很多的规定,排除A项。B项属于无中生有,从文中无法推断。C项根据“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可知最多可扣除80元,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19(单选题)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精神方面的重视程度,在此次调查中表现得很突出。其中责任意识(77.8%)、敬业精神(71.3%)和团队合作精神(69.4%)在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各项指标中位居前三名。而调查中,没有一家单位表示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主观能动性方面不重视或不太重视。可见工作中的主观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软素质”,正成为考量一名毕业生的核心指标。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重视过头了

  B.毕业生应该加强对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C.“软素质”正成为考量一名毕业生的最重要的指标

  D.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的“软素质”的重视程度超过了“硬素质”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根据文中“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各项指标中位居前三名”可以推断毕业生应加强这三方面素质的培养,B项表述正确。A项观点无中生有,从文中无法得出。C项不准确,文中直说“软素质”是核心指标,并没有说是“最重要的”,排除。文中并未讲“软素质”与“硬素质”进行比较,所以D项无法得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0(单选题)任何一门理论科学无法预见时——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意思的是( )。

  A.马克思对与实践紧密相关并能对它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发现,兴趣甚为浓厚

  B.马克思高度重视理论学科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因而对任何一个新发现都感到由衷的喜悦

  C.马克思十分重视他的发现对工业以及一般历史发展产生的革命影响

  D.马克思有着非凡的预见性,因而对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都特别敏感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准确复述”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的前一句讲的是马克思对“实践价值还没有显现出来的理论科学”有很大的兴趣,第二句中“但是”表转折,在肯定上举内容基础上“强调”一旦该理论科学对实践开始产生影响,马克思的兴趣就更大了。两者结合即为文段主旨,即为A项所表述的。B项仅为第一句的表述,复述不准确。C项表述客体有误,马克思重视的是“理论科学”,而不是“其所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因果颠倒,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21(单选题)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之外,我们更要明白“常识”的重要。只有学问而无常识,与人谈话时,会缺少轻松平易的话题。有你在座,空气就会紧张严肃,你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物。所谓常识,包罗万象,一切都该去留神知道,才可使你活泼风趣,谈起话来左右逢源。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没有常识的人是没有价值的人

  B.缺乏常识的人很难与人交往

  C.书本以外的知识才是常识

  D.常识比学问更重要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主要”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本段话是在强调常识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首句提出“常识”的重要性,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论证,二三句进行反面论述,指出没有“常识”在人际交往中所遇到的困难,最后一句从正面进行论述,指出懂“常识”为人际交往带来的好处。所以主旨要体现出“人际交往”和“常识”两个主体词,只有B项符合,为正确答案。A项中的“没有价值”太过绝对,无法从文中得出。C项表述未抓住文段重点。D项未体现主体词“人际交往”,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2(单选题)调查报告,不是单纯写的问题,调查研究工作没做好,用什么样的方法也写不出好的调查报告。

  这段话说明( )。

  A.调查研究工作比写调查报告更重要

  B.调查研究工作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

  C.调查报告不是一个单纯的写的问题

  D.调查报告写不好的人,调查研究工作也做不好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从原文可得出的结论是:调查研究做不好,调查报告就写不好。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是做好调查研究,B项所述符合文段主旨,为正确答案。A项表述错误,“调查研究工作”和“写调查报告”无法做比较。C项未抓住文段重点,排除。D项逻辑错误,应为调查研究工作做不好,调查报告也写不好。故正确答案为B。

  23(单选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农业发展和流入城市的农民积累的资金,成为发展乡镇企业的启动资金,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小城市则发展成中等城市。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又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如此相辅相成,也就为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铺平了道路。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应当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

  B.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将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C.乡镇企业将发展成为农村的小城市

  D.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举措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准确复述”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为“总——分——总”结构,材料首先提出观点即“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要同步发展”,然后来具体阐述“共同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最后进行总结,重申观点,所以文段的主旨是第一句,即A项所述内容。BC为“分”部分的具体论述,不构成主旨,排除。D项只说明“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是举措,并未指出同步发展的好处,即第一句的意思未得到体现,表述不全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24(单选题)往往,无法改变生存环境的无力感,或相信有某个人在某个地方遥控我们行动的想法,都会使我们对学习产生排斥情绪;相反的,如果知道命运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中,我们就会努力不断地学习和应变。因此,当我们对自己的行动有真正的责任感时,学习的速度也会变快。

  这段话主要支持这样一个论点( )。

  A.改变生存环境是学习最有力的动力

  B.对自己行动的责任感是影响学习速度的重要因素

  C.学习是由别人遥控的一种活动

  D.每个人都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主要”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根据总结关联词“因此”可知,后面内容为对前面叙述的总结,为文段的主旨,即“责任感对学习速度的影响”,B项所述符合主旨,为正确答案。A项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排除。C项仅为文中假设的内容,不是事实,排除。D项属于过度推断,不符文意。故正确答案为B。

  25(单选题)很少有人会视婚姻为儿戏而动辄闹离婚。如果说结婚好比“试错”(如果事实证明结婚选择没有错误,婚姻双方就皆大欢喜,白头偕老),离婚则好比“纠错”,法律一方面为“试错”提供了方便,也就应当同时为“纠错”提供方便,甚至可以说,提供后一种方便比提供前一种方便更重要。

  这段话主要是说( )。

  A.婚姻是个试错纠错的过程

  B.有些人对结婚离婚的态度很随便

  C.结婚是为了试错

  D.必需保障离婚自由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主要”可知该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第一句为引子,引出后面的论述,第二段为文段的主要内容,先将“结婚”和“离婚”做了比喻,而后阐述“法律”对两者的保障程度,提出在保障结婚自由的同时也应该保障离婚自由,“甚至”表递进,后面为材料要强调的内容,即“保障离婚自由更重要”,D项所述抓住了文段主旨,为正确答案。AC只是简单的比喻,不是文段的主旨,排除。B项内容从文中无法得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