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社招)真题与答案之逻辑判断

发布时间:2013-07-27 17:07:30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单选题)

  热天可能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甚至进攻,发生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 自然环境决定人格特征

  B. 自然物理环境可对特定行为做出一定的解释

  C. 越是寒冷的地方,人们越不会出现侵犯行为

  D. 炎热的地方社会治安更好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

  题干说明热天可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

  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

  根据题干”热天可能会使人烦躁不安“可知,前提假设为或然性的,得出的结论也应是或然性的结论。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不符合题干推断,题干强调的是热天可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不代表”自然环境决定人格特征“;B项根据第二步判断可知,符合题干推断。C项根据题干”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不一定能推出”越是寒冷的地方,人们越不会出现侵犯行为“;D项”炎热的地方社会治安更好“与题干”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相矛盾,不能由题干直接推断出。确定性结论,题干前提假设条件为或然性的,因此确定性结论不必然可以推出。因此答案为B。

  37

  (单选题)

  很久以前,在法国土豆被称为“鬼苹果”,农民们都不愿意引种。一位农学家想出一个方法,在一块土地上种植土豆,并由一支着军礼服、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到了夜晚,卫队故意撤走。结果人们纷纷来偷土豆,引种到自己田里,通过这种方法,土豆的种植在法国得到迅速的推广,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 有些东西越禁止,就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比如某些电影、书籍越禁止越走俏

  B. 人们都有猎奇心理

  C. 人们都有违反规定、打破限制的倾向

  D. 新事物的出现,开始都是不受欢迎的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

  题干说明通过国王卫队看守种植的土豆,来达到神秘的效果,对人们造成吸引力,而人们纷纷来偷土豆引种到自己田里说明人们的好奇心理得到满足,从而使得土豆的种植在法国得到迅速的推广。

  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

  题干通过制造神秘感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达到推广的效果,说明了对有些东西”欲擒故纵“反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有些东西越禁止,就越引起人们的兴趣“符合第二步推断。B项、C项中”都有“说明两个结论有以偏概全之嫌,不能由局部推出整体。D项与题干强调的通过制造神秘感来达到推广的效果没有必然联系,不能由题干推断出。因此答案为A。

  38

  (单选题)

  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著名的吉诺维斯案件,一位叫做吉诺维斯的姑娘在回家途中遭歹徒持刀杀害。案发的三十分钟内有38个邻居听到被害者的呼救声,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去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

  对于上述现象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公众目睹别人身临危难,是公众人性的丧失

  B. 经常目睹暴力事件,导致公众的麻木不仁

  C. 目睹事件发生,而不予帮助,可能是由于其他人在场,抑制了助人动机,导致社会责任的分散

  D. 面对危险人们都有自保的倾向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加强题型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

  题干说明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很多人在场,都认为会有人救助,所以导致社会责任的分散。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根据第一步分析可知,C项可以合理解释该事件,而ABD均属于主观性推断,因此答案为C。

  39

  (单选题)

  研究表明,美国和德国的青少年把父母的限制性管教方式看作是讨厌自己,而在韩国和日本,父母同样的限制性管教却使孩子感受到的是接纳和温暖。

  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 韩日儿童更容易被管教

  B. 美国和德国的孩子相对于韩、日两国的孩子更具有逆反心理

  C. 美德两国更注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D. 东西方文化背景影响到儿童的教育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

  题干说明对于相同的限制性管教措施,美德和日韩的孩子们对于父母的限制性管教方式有不同看法。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题干说韩日”父母同样的限制性管教却使孩子感受到的是接纳和温暖“,并不能说明“韩日儿童更容易被管教”,所以A不符合推断;“美国和德国的青少年把父母的限制性管教方式看作是讨厌自己”并不认为美国和德国的孩子“更具有逆反心理”,概念内涵被扩大化了,所以B错;同理,仅仅通过美德和日韩国家的孩子们对相同的限制性管教措施不同感受不能得出C项”美德两国更注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而D项认为东西方文化背景对儿童的教育产生影响不同,造成了孩子们不同感受,符合题干推断。因此答案为D。

  40

  (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海啸灾区捐款10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

  甲: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 乙:这1000元是丁捐的。

  丙:这1000元是乙捐的。 丁: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1000元是谁捐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真假破案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乙和丁的说法是矛盾关系。

  第二步:看其他的话并判断选项

  由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可知,甲和丙的话均是假的,那么由甲丙的话为假的可知,1000元是甲的,不是乙的。故正确答案为A。

  41

  (单选题)

  在某市一条最繁华的大街上,有一家百货商店被人盗窃了一批财物。事情发生后,公安局经过侦察拘捕了三个重大嫌疑犯。他们是甲、乙、丙。后来,又经审讯,查明了以下事实:

  ①罪犯带着赃物是开车逃掉的;②不伙同甲,丙决不会作案;③乙不会开车;④罪犯就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或一伙。

  由此一定可推出( )。

  A. 甲有罪

  B. 甲无罪

  C. 乙有罪

  D. 乙无罪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关联词推导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为乙,由事实①和③可知乙不会单独作案。

  第二步:看其他的话并判断选项

  根据事实②选言命题可知,如果甲不作案,那么丙也不作案。假设甲丙都不作案,那么和事实①矛盾,因此甲丙都作案了,所以甲必定有罪。根据事实④可知,乙是否有罪尚不能确定。若是两个人作案,那么乙无罪;若是三个人作案,那么乙有罪。因此答案为A。

  标签

  充分必要条件 选言命题

  42

  (单选题)

  某些法学家是大学经济系的毕业生,因此,某些大学经济系的毕业生是对律师业务很有研究的人。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则能够保证上述论断的正确?( )

  A. 某些对律师业务很有研究的法学家不是大学经济系毕业的

  B. 所有对律师业务很有研究的人都是法学家

  C. 某些法学家不是大学经济系的毕业生,而是学法学的

  D. 所有的法学家都是对律师业务很有研究的人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关联词推导

  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信息

  条件:法学家与大学经济系的毕业生的关系

  结论:大学经济系的毕业生与对律师业务很有研究的人的关系

  第二步:根据三段论特点得到以下步骤,直接得出结论

  1在条件和结论不同的对象间搭桥,即在法学家和对律师业务很有研究的人之间搭桥;

  2搭桥的方向:由条件的对象指向结论的对象,即由法学家推出对律师业务很有研究的人;

  3该表达必须是充分的表达,即所有法学家都是对律师业务很有研究的人。

  第三步: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D项与第二步得出的结论一致,故正确答案为D。

  43

  (单选题)

  野生大熊猫正在迅速减少。因此,为了保护该物种,应把现存的野生大熊猫捕捉起来并放到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去。

  以下哪项,如果正确,对上述结论提出了最严重的质疑?( )

  A. 野生大熊猫在关起来时通常会比在野生栖身地时生下更多的幼仔

  B. 在动物园中刚生下来的大熊猫不容易死于传染病,但是野生大熊猫很可能死于这些疾病

  C. 在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以外,很难弄到足够数量的竹子,这是大熊猫惟一的食物

  D. 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和野生的大熊猫后代中能够活到成年的个体数量相当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削弱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为了保护野生大熊猫,应把现存的野生大熊猫捕捉起来并放到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去。

  论据:野生大熊猫正在迅速减少。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关起来时通常会比在野生栖身地时生下更多的幼仔“加强了论点,B项动物园中刚生下来的大熊猫”不容易死于传染病“也加强了论点,D项”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和野生的大熊猫后代中能够活到成年的个体数量相当“说明野外环境和动物园环境对野生大熊猫的影响区别不大,属于无关项。C项说明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提供了大熊猫惟一的食物,直接否定了把野生大熊猫捕放到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去的做法,因此答案为C。

  标签

  削弱论证

  44

  (单选题)

  对许多科学家来说,克隆技术为更有效地设计新的生命形式、拯救濒危物种以及探索多种人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 克隆技术将会推动科学和社会的进步

  B. 科学家们都认为需要进一步发展克隆技术

  C. 许多科学家将会反对政府对研制克隆技术的压制

  D. 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克隆人的出现将不可避免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的对象及其关系

  题干强调了克隆技术对于许多科学家的重要性。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C项”许多科学家将会反对政府对研制克隆技术的压制“可以由题干推出,因为克隆技术对许多科学家有利,而反对政府对研制克隆技术的压制正是许多科学家争取机会的体现。AD项扩大了题干推断,克隆技术只是机会,并不能推出”将会推动科学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克隆人的出现将不可避免“。B项以偏概全,”许多科学家“不能等同于”科学家们都“,部分推不出整体。因此答案为C。

  45

  (单选题)

  不管你使用哪种牙膏,经常刷牙将降低你牙齿腐烂的可能性,科学家得出结论:当刷牙时,通过去除牙齿与牙龈上所形成的牙菌斑薄片可降低牙齿腐烂的可能性。因此你可以不用加氟牙膏,只要认真刷牙就能告别蛀牙。

  下面哪一项是对上面论述推理的一个批评?( )

  A. 用加氟牙膏刷牙可以降低牙齿腐烂的可能性

  B. 刷牙可降低牙齿腐烂可能性的事实并没有表明氟不起任何作用

  C. 几乎没有人可以通过刷牙充分地消除牙菌斑

  D. 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内,人们的牙齿上都有牙菌斑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削弱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可以不用加氟牙膏,只要认真刷牙就能告别蛀牙。

  论据:当刷牙时,通过去除牙齿与牙龈上所形成的牙菌斑薄片可降低牙齿腐烂的可能性。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项都指出用加氟牙膏对牙齿腐烂是有作用的,是对题干推理过程的批评,但A中“可能性”表明,A项对题干推理过程的批评不如B项强,所以B项较A项来说批评效果更好。C项说明了大部分人“不能通过刷牙充分消除牙菌斑”,并不能推出“需要加氟”才能消除牙菌斑,以至防止蛀牙。D项”人们的牙齿上都有牙菌斑“与题干推理过程无关。因此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