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上半年)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内容导航】:
下列句子中语序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B.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C.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D. 他把这次对甘肃沙漠资源进行开发的调研活动当作一次浪漫的旅游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A项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 “生产的棉花”;B项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昨天,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或“许多老师昨天……”;C项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D项语序恰当,表达通顺。
故正确答案为D。
27
(单选题)
下列搭配恰当的一句是( )。
A.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 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C. 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
D. 他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B项语句表达通顺,没有语病。
A项主谓搭配不当,“月光”是不会晃动的,也不会发出声响,应改为“月光下的树影一齐晃动起来”;C项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可以改为“只有……才能”;D项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可以改为“结束演员生涯”。
故正确答案为B。
28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成分残缺的一句是( )。
A. 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B. 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C. 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D. 只要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C项句子成分完整,语句表达通顺,没有语病。
A项主语残缺,可以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B项谓语残缺,应在“参与”前加上“承担”;D项主语残缺,应在“只要”后加上主语“你”。故正确答案为C。
29
(单选题)
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 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B.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C. 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D. 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歧义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歧义的能力。
A项语句表达通顺,句意明确,没有歧义。
B项有歧义,可以理解为“巴勒斯坦早就知道以色列要进攻自己”,或“巴勒斯坦早就准备进攻以色列”。C项中“他”指代不明,“他”可以指嘉宾,灯笼作为礼品送给嘉宾;也可以指另一个人,嘉宾要把灯笼送给他。D项中“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指代不明,有歧义。
故正确答案为A。
30
(单选题)
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她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B.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C. 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D. 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C项语句表达通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
A项将句子压缩后为“……安排了……应注意的问题”,“安排”与“问题”动宾搭配不当;B项搭配不当,“事件”是不可以“批评教育”的;D项状语残缺,应在“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前加上时间状语“现在”。
故正确答案为C。
31
(单选题)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花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B.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 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D. 她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她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C项语句表达通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
A项成分残缺,“推广”是及物动词,而句中缺少与之呼应的宾语,可在“喂猪”后加“的经验”;B项介词搭配不当,“在……中”常用来表示时间或空间,并不表示来源或由来,而句中“得到了力量”显然说前面部分是力量的由来,应改成“从……中”;D项“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句式杂糅,可将“分外”或“多了”删除其一。
故正确答案为C。
32
(单选题)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一亿元以上
B. 如果国家有计划地多生产这类配件,就可以用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
C. 看来,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
D. 她不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B项语句表达通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
A项中“至少”与“以上”搭配不当,可删除“至少”;C项中“更加”与“至关”重复,可以将“至关”去掉;D项逻辑混乱,应该是领会之后才能运用,可改为“她不但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能够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故正确答案为B。
33
(单选题)
下面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B. 谢娜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交给了老师
C. 春节期间,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D. 我有一个印象,喜欢搞理论的人多,肯在观察、实验上用功夫的人少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A项“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语序不当,应该改为“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其他三项语句表达通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A。
34
(单选题)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样重复的课程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对于青年的健康问题是个极大的矛盾
B. 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发表了不少的意见
C. 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成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D. 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可信”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B项语句表达通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A项句子可提炼为“课程是矛盾”,逻辑搭配不当;C项中“缩短”与“一倍”搭配错误,应改为“缩短了一半”;D项中“约”和“近”语意重复,可删除其一。
故正确答案为B。
35
(单选题)
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 请病人在注射室外等候
B. 贪小便宜的人看不起
C. 天色晚了,自行车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D.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歧义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歧义的能力。
A项语句表达通顺,句意明确,没有歧义。B项有歧义,可理解为“别人看不起贪小便宜的人”,或者“贪小便宜的人看不起某个东西”;C项“修车的”指代不明,可以是“修车工”,也可以理解为“车主”。D项有歧义,可以指“这个人不认识其他人”,也可以指“其他人不认识这个人”。
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