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片段阅读

发布时间:2013-07-31 09:57:00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但在地理上提的最多的却是长江。她影响着整个湖北的气候,土壤,物产,同时也酝酿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

  这段文字中的“她”指的是( )。

  A. 湖北

  B. 洞庭湖

  C. 地理特点

  D. 长江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词句理解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考查词语指代题。

  此题较简单,根据就近原则,定位“她”的位置,可知其指代的是前面的“长江”,将“长江”代入验证,“长江影响着整个湖北的气候、土壤、物产”,符合文意,故选D。

  A项”湖北“不能影响整个湖北的气候、土壤、物产;B项”洞庭湖“在文中只是用来解释湖北得名的原因;C项”地理特点“在文中并没有提到,所以A、B、C三项都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2

  (单选题)

  大多数人一般选择夏季旅行,其实在全国的绝大多数省份,夏季都是最没有旅行质量的季节,高温难耐,体力消耗大,此时的风景极少有吸引眼球的特质,景致大打折扣,尤其是一些人文景点,在强光的照射下更显得索然无味。

  对这段文字的意图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建议大家尽量避开夏季出游

  B. 说明季节变化会影响景观质量

  C. 探讨影响旅行质量的各方面因素

  D. 分析人们对旅行存在的认识误区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意图”一词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首先指出大多数人选择夏季旅行这一现象,接着用“其实”引导转折,为材料的重点,指出在绝大多数省份夏季是最没有旅行质量的季节,之后讲述夏季不适合旅行的各种原因。由此可知,这段材料意在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在夏季旅行,故A 项正确。

  B项无中生有,材料并没有体现此点;C项只是材料的表面主旨,并非作者意图表述的内容;D项并不是材料的重点。

  故正确答案为A。

  23

  (单选题)

  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的荆州古城,有着2600多年的历史,是历朝封王置府的重镇。这里东衔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西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南傍浩淼无垠的洞庭湖,北垂雄奇险秀的武当山,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荆州( )。

  A. 地理位置

  B. 悠久历史

  C. 灿烂文化

  D. 富饶物产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由原文“这里东街九省通的武汉三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可知材料主要介绍的是荆州古城的地理位置,所以选A。

  材料首句有提到“悠久历史”,但文段的重点是后面的内容,所以不选B;C、D两项在材料中都没有提到,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

  24

  (单选题)

  农业有着艺术永远无法比拟的实践性。湖北的农民在节庆的巫文化中,按照自己的需要造就了各种神灵,向它们许愿,祈求它们保佑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这种节庆活动,意外地促成了农业生产经验的发展,比如“春社”中放在社神前的“社种”,竟使农民能利用温室观察稻种出芽的情况;“嫁毛娘”的过程中,燃烧的火把消灭了大量飞蛾。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巫文化对农业与艺术的不同影响

  B. 巫文化怎样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C. 推动历史进步的是人力而非神力

  D. 湖北的农民创造了哪些节庆形式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首先提出农业具有独特的实践性这一观点,接着指出具体这一实践性体现在哪,这是这段材料的重点。文段提出湖北的巫文化“竟意外地促成了农业生产经验的发展”,再举例说明巫文化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的,故B项表述符合材料主旨,选B。

  A项无中生有,材料并没有提到巫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故不选;C项没有抓住材料的重点,文段并不是讨论是什么推动历史进步;D项表述也非材料主旨,也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25

  (单选题)

  有一次,就在一架民航客机即将着陆时,乘务员突然通知机上的乘客说“由于机场拥挤,无法降落,预计到达时间要推迟1个小时”,机舱里顿时一片抱怨之声,乘客们都在焦急等待着度过这段难熬的时间。几分钟后,乘务员又宣布“再过 30 分钟,飞机可以安全降落”,乘客们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又过了5分钟,广播里又说“现在飞机就要降落了”,尽管晚了十几分钟,乘客们还是喜出望外。

  这段文字传达的道理是( )。

  A. 既来之,则安之

  B. 退一步海阔天空

  C. 道歉更易获得别人的谅解

  D. 适当的言语有利于稳定情绪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道理”可知此题是考查道理判断的隐含主旨题。

  材料讲述了在一架推迟降落飞机上,乘客们在不同时候得知不同飞机运行信息下不同的心境,乘客在这之中不断获得比乘务员上一次推断更好的信息,情绪渐渐得到稳定,最后结果实“虽然晚了十几分钟,但乘客还是喜出望外”,说明如果语言运用适当,将有利于稳定情绪,所以D项正确。

  A项实际与乘客的心态相反,B项的“退一步”在文中并没有体现,且A、B项都是在乘客角度读出的信息,并不是材料得出的关键,;C项也只是片面理解材料蕴含的某一方面,所以A、B、C都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6

  (单选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经济上乐于消费,政治上渴望稳定。中国目前的问题是中间阶层的规模还不够大,也不稳定,而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开始面临失业的威胁。如果政府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B. 中间阶层的壮大有利于扩大内需

  C. 为什么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

  D. 要培育和帮助中间阶层发展壮大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意在说明”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阅读材料可知材料的论述主体对象是“中间阶层”,材料首先说明了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的原因,之后提出目前中国中间阶层面临的困境,最后一句点出重点:正是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所以如果政府不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即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帮助中间阶层摆脱此困境,故D项表述符合作者意图。

  材料论述的重点是“中间阶层”,A项中“稳定”的意义并非材料主旨;B项“扩大内需”原文中并没有提到;C项只是材料原文的部分内容,并非材料的意图,所以A、B、C三项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7

  (单选题)

  从概念本身来说,“文化旅游”并非一个新名词,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已经尝试了以文化需求为诱导的外出旅行活动。宗教朝圣、探寻历史古迹、参加特殊节庆活动等,都是旅游体验的一部分。可以说,旅游本身就有文化因子,而文化旅游,更是可以在丰富旅游者旅行见闻的同时,提供旅行者和被访地双方更加独特的文化碰撞和交流。20世纪70年代后期,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概念,“文化旅游”模式逐渐兴起。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 蕴含文化色彩的旅游由来已久

  B. “文化旅游”模式诞生于古罗马

  C.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D. 文化是促使人们旅游的关键因素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由原文“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已经尝试了以文化需求为诱导的外出旅行活动”可知蕴含文化色彩的旅游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A项表述符合文意。

  材料中提到古罗马只是在理解“文化旅游”这一名词概念时,追溯最早蕴含文化色彩的旅游,并非当时就有“文化旅游”这种模式,而由最后一句可知“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模式”兴起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故B项表述错误;C项表述在文中并没有体现,也不选;D项“关键因素”表述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为使人们旅游的关键因素。

  故正确答案为A。

  28

  (单选题)

  低碳城市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可借鉴的模式。专家指出,对低碳经济的认识问题上,首先需要澄清“低碳等于贫困”、“低碳等于高成本”等误区。低碳经济是在较高的文明发展水平前提下,出现的一种碳生产力水平较高、但人均碳排放水平较低的经济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能源结构的清洁化和资源禀赋起着决定性作用,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

  “这个过程”指的是( )。

  A. 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

  B.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

  C. 降低人均碳排放水平的过程

  D. 转变对低碳经济认识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词句理解题

  解析

  此题是考查分析词语指代的能力的词句理解题。

  定位“这个过程”的位置,发现其所指应该在前,这个过程是低碳经济这一经济状态中出现的一个过程,即“碳生产力水平较高,但人均碳排放水平较低”,且“这个过程”之后的内容是对其的进一步解释,由此可知,C项正确。

  A、D项语境较远,不选;B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仅是一个前提,并非“这个过程”所指,也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29

  (单选题)

  汽车销售员乔·吉拉德的推销方式有点儿与众不同,他会做一些在别人看来费力不讨好的事。例如,他的1万多名顾客每个月都会收到他寄来的问候卡片,上面永远只有这样一句话:“我喜欢你。”除此之外,别无他语,也别无他物。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方法帮助乔平均每天卖出5辆车,创造出连续12年销售第一的奇迹,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卖车人”。

  乔·吉拉德运用的最独特销售“秘诀”是( )。

  A. 细节决定成败

  B. 莫以善小而不为

  C. 喜欢可以引起喜欢

  D.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讲述了乔·吉拉德通过自己的独特推销方法获得成功的故事,而促使他能够创造销售奇迹的关键是他每个月都给他的顾客寄问候卡片,上面写着“我喜欢你”,这是他的“秘诀”。这是因为对别人表示喜欢这一行为,他人一般都会为此有情感上的愉悦,容易引起对表示者的好感,那么自然选择向乔·吉拉德买车的可能性便提高,由此可知C项表述符合材料隐含的道理。

  A项是干扰项,但“细节决定成败”的表述过于空泛,针对性不强,提问强调的是乔·吉拉德运用的最独特的秘诀;B、D项引申偏颇,在故事中并没有根据,故A、B、D三项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30

  (单选题)

  长期以来,“准确定位”被认为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头等大事,也被视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这种定位思维偏重城市作为空间的存在和物理形态的延续,却忽视了城市的功能和价值的体现,忽视了对“人”这个城市主体的观照,最终造成城市建设“摊大饼”、千城一面。如果说资源禀赋决定了城市竞争中的比较优势,那么城市的品牌和价值才是城市竞争优势的核心。只有从定位导向转到价值导向,才能真正提升城市品质、产业品质和市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城市生产力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城市竞争力实际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

  B. 城市建设“摊大饼”的模式并不可取

  C. 城市发展要更加重视城市价值的提升

  D. 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应该注意因地制宜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主旨概括”一词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介绍“准确定位”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中长期被视为关键这一现象,之后说明这种现象存在着的问题,由此引出主旨:“城市的品牌和价值才是城市竞争优势的核心”,需要对其更重视,C项表述符合主旨。

  A项“多种因素”的表述不准确,材料只提到两种因素;B项“摊大饼”的模式只是一味重视“准确定位”而产生的一种不良的结果,并非材料重点;D项“因地制宜”的表述在材料中没有根据,故A、B、D三项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