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选词填空
【内容导航】:
元月13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与长沙晚报联合召开会议, “星城十佳法官”。
A. 表扬
B. 赞扬
C. 表彰
D. 奖励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与填空。
A项“表扬”和B项“赞扬”重在公开宣扬和赞美,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赞扬”是内心对一个人所做事情发出的赞美和欣赏,一般针对品行或者态度。“表扬”则是对一件事情或者行为给予的肯定,一般用在上级对下级,大对小。
“表彰”除了宣扬赞美之外一定有嘉奖,授予某种荣誉称号之意,一般而言“表彰”与“授予称号”是固定搭配。D项“奖励”则比较宽泛,多侧重物质。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近义实词
27
(单选题)
他并不富裕,但还 和照顾比他自己更穷的亲戚。
A. 救济
B. 周济
C. 周恤
D. 赞助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与填空。
“救济”是指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困难的人;“赞助”,是指拿出财物帮助。这两个词一般表示富人帮助穷人,而题目前提是“他并不富裕”可排除A、D项。
“周济”和“周恤”都有给人物质帮助的意思,但“周恤”还包含抚恤、同情怜悯的意思,题干中只是帮助更穷的亲戚,不需要同情。故正确答案为B。
28
(单选题)
我只不过是替他 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A. 辩护
B. 辩解
C. 辩白
D. 辨证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考查实词辨析与填空。
C项“辩白”,意思是说明事实的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用在题干中,与后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呼应,符合本题语境。
D项“辩证”指辩析考证,其繁复严谨程度与题干“几句”不相符合,先排除。A项“辩护”指为了保护别人或自己,提出理由、事实来说明某种见解或行为是正确合理的,或是错误的程度不如别人所说的严重。B项“辩解”是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这两个词意味着表达的是见解和道理,试图影响对方的看法。而题干仅仅是“说明事实真相”,并不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
29
(单选题)
说话,写文章,第一要简明扼要,做到 ;第二要朴素、自然,防止 。
A. 言之成理 矫揉造作
B. 言简意赅 矫揉造作
C. 有的放矢 言不由衷
D. 言之成理 拖泥带水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成语填空
解析
考查成语辨析的能力。
题干结构两个分句分别有两个关键词“做到”和“防止”,也就是第一空要填“简明扼要”的同意词,第二个空要填“朴素自然”的反义词。
选项A、D中“言之成理”是指说话有道理,与简明与否无关,故排除。选项C中“言不由衷”是指心口不一致,与朴素与否无关。只有B项符合,“言简意赅”与“简明扼要”对应,“朴素自然”与“矫揉造作”对应。故正确答案为B。
30
(单选题)
血管是人的生命之河,堤坝薄弱,随时可能因“决堤”而危及生命,若河流阻塞,则循环受阻, 。
A. 后患无穷
B. 遗恨无穷
C. 危在旦夕
D. 身心交病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成语填空
解析
考查成语辨析的能力。
句首强调了血管是生命之河,堤坝薄弱会危及生命,据此推断河流阻塞也会带来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根据这个意思,B项“遗恨无穷”是指后悔,首先排除。D项“身心交病”,题干并没有提到心理、情绪会受到影响也排除。A项“后患无穷”则强调以后的患祸很多,题干中河流阻塞则危险就在当下,而非尚未到来的“以后”。因此C项“危在旦夕”表达了危险就在眼前,更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C。
31
(单选题)
斗茶始于唐代,据考 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 。
A. 创造 参与
B. 创建 参与
C. 创造 关注
D. 创始 关注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考查近义实词辨析与填空。
D项“创始”意为开始建立,强调从无到有,积累经验再逐步完善,“创始于”后接时间,而文段中是一个地点。B项“创建”意为创立,一般是先有经验积累然后一次性成功,多用在公司、组织等实体上。“创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与题干中“斗茶”风俗的产生相符合。
第二个空格针对的对象是“比赛的胜败”,用“关注”恰当。故正确答案为C。
32
(单选题)
刚刚过了秋分 ,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 。
A. 气候 寒意
B. 时序 凉意
C. 时间 凉意
D. 节气 寒意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考查近义实词辨析与填空。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里意思是一段相对宽泛的时间。据此A项“气候”是一定地区多年观察所得的概括性气象情况,不是时间概念,首先排除。C项“时间”表示比较短、更为精确,不符合题意。D项“节气”也指二四节气中每一点所在的那一天,与本题的一段时间不符。B项“时序”是节侯和时节的意思,更适合这里的表达。
另外B、D的第二空分别是凉意和寒意,根据常识判断,秋分(9月中下旬)过后天气转凉,但还达不到寒冷的程度,故“凉意”比较准确。故正确答案为B。
33
(单选题)
避讳,是中国古代十分突出的文化事项,有严密 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避讳”释为:“封建时代为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长辈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古代的社会风习、心理、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尊古卑今等等,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风习依然存在,渗透到了国民 之中。
A. 规则 性格
B. 规定 品格
C. 规则 品格
D. 规定 性格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考查实词辨析与填空。
“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可以是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规定”是对某一事物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本题“避讳”的内容是君主或长辈的名字不能直接说,这属于需要共同遵守的事项,故先排除B、D。
“品格”强调人的品行,多指道德品质方面。“性格”是指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本题说得就是古时的社会风习、心理意识,并不涉及道德价值判断,故应该是性格方面的因素。故正确答案为A。
34
(单选题)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 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 的基本手段。
A. 素养 情境 沟通
B. 修养 情境 沟通
C. 素养 环境 连通
D. 品质 情形 沟通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考查实词辨析与填空。
“品质”涉及道德,不符合语境。“修养”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素养”指平日养成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题干主语是口语交际能力,不涉及道德或态度,搭配“素养”更为合适,故排除B、D。
A、C“环境”与“情境”的比较,环境是人们所在的周围地方与有关事物,一般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情境多指人的内心或人与人之间的场合,如内心情境,会场情境等。相较而言环境过于宽泛、模糊,语言情境的搭配更符合训练口语的情况。另外,第三个空“沟通”也比“连通”更符合人际交流的场景。故正确答案为A。
35
(单选题)
高友工在诗歌本文和抒情美学理论方面的 、宇文所安对诗中“时间”的 、孙康宣的诗人女权主义 、浦安迪的叙事文 、余国藩的明清小说跨文化 等,在此都各显“一家”之气象,颇能引发阅读兴趣。
A. 研究 考究 分析 考究 解析
B. 钻研 探索 追溯 解析 评析
C. 探究 体味 辨析 分析 解读
D. 探求 体会 追忆 考察 剖析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考查近义实词语境最佳选择填空。
本题适合从第二空切入,“考究”一般是查考、研究某个问题;“探索”是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问题。诗歌中的“时间”比较偏意境、引申的意思,而不是具体的问题,故排除A、B,在“体味”和“体会”中选择。“体会”是体验领会,而“体味”比这个程度更深,需更用心感受、反复揣摩,比较适合题干中名家做研究的语境,故选C比较合适。
本题其他空缺选项辨析重点要看选项是否能恰当修饰对应的主语。第三空对“诗人女权主义”不能搭配“追忆”,追忆只能是某人或某事,故排除D;第五空“明清小说”是文学类别而非问题、题目,无法进行解析,第四空“叙事文”同理只是一种文体,也不用解析,故排除A和B。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