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判断推理能力
【内容导航】:
46(单选题)下图中若所有的螺钉在同一时刻按照给定的方向转动,中间的方块X应向( )。

A.A方向移动
B.B方向移动
C.C方向移动
D.D方向移动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机械推理 解析仔细观察各个螺纹的方向。图形左边和上边的螺母是向外运动的,图形右边和下边的螺母是向内运动的。因此可判定方块应向A方向移动,故正确答案为A。
47(单选题)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用细线栓着一个小礼盒,当细线突然断了以后,礼盒的运动状态将( )。(不计空气阻力)
A.继续匀速上升
B.立即加速下降
C.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机械推理 解析当细线断了以后,礼盒只受到一个力,那就是重力,因此它的加速度方向应是竖直向下的。因为礼盒本身在匀速上升,所以它肯定先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故正确答案为D。
48(单选题)在图中标定的风向条件下,( )船能最好地维持它的航向。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机械推理 解析可根据各个船受力方向不同得知它们的合力方向与航向夹角最小的是D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
49(单选题)见下图,当K1、K2和K3三个力施加于P点后。P点的受力方向是A、B、C、D四个方向中的( )。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机械推理 解析根据受力图分析,A方向是K1和K2合力方向,C方向是K2和K3的合力方向,因此最有可能是K1、K2和K3三个力合力方向的应该是B方向,故正确答案为B。
50(单选题)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机械推理 解析A项: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应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不是一对平衡力,因此A项错误;
B项: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B项正确;
C项:绳拉牛的力应该等于牛拉绳的力,因此C项错误;
D项:绳拉牛的力应该等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因此D项错误。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51(单选题)生态学谬论:根据整体的分析结果去推断个体,认为个体具有整体的特征与属性。
根据这个定义,下列不属于生态学谬论的是( )。
A.小明刚到上海,见到了五六个上海女生,都很漂亮,所以他认为所有的上海女生都很漂亮
B.一般女生的数理化成绩不如男生好。所以某女生希敏的数理化成绩肯定不好
C.西藏、贵州整体经济落后,所以西藏人、贵州人都很穷
D.调查发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其生育水平越低,因此认为,某个收入很高的家庭,其生育的孩子肯定少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单定义判断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根据整体推断个体”。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小明根据五六个上海女生漂亮就认为所有的上海女生都漂亮,是根据个体推断整体,不符合关键词“根据整体推断个体”,因此不属于生态学谬论;
B中根据一般女生的数理化成绩不如男生来推断女生希敏的数理化成绩不好,C中根据西藏、贵州整体经济落后推断西藏人、贵州人很穷,D中根据经济发达的地方的生育水平越低来推断收入很高的家庭的生育的孩子肯定少,这三项都明显符合关键词,因此均属于生态学谬论。综上,故正确答案为A。
52(单选题)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下面属于感觉的是( )。
A.王丽的哥哥从外地给她带回来她没见过的一种水果,因而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她觉得它红得很可爱
B.当月亮在头顶上时,你会发现无论你走到哪里,它总是跟在你的背后
C.小明放学回家,发现妈妈买了一个很大的西瓜放在桌上
D.一个人躺在床上,但觉得自己象是在轿子里被抬着走,有一种颠簸的感受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单定义判断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王丽对于水果感觉完全符合关键词,因此属于感觉;B中月亮“跟在背后”,C中小明发现“妈妈买了”一个很大的西瓜,D中人躺在床上觉得“在轿子里被抬着走”,这三项都不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也都不符合关键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因此均不属于感觉。综上,故正确答案为A。
53(单选题)声音是一种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物质分子(比如说空气)的振动。频率在16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的振动属于可听范围内,并且能在人的听觉处形成感官印象。人与人的听觉能力是不同的。频率低于16赫兹的振动被称为次声,高于20000赫兹的则被称为超声。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 )。
A.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在声音上听到频率低于16赫兹的振动
B.在次声和超声频率范围之间的震动不能引起人的听觉的感官印象
C.有一种振动,既不被称为次声也不被称为超声
D.大部分动物都有一个比人类更加精巧的听觉功能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单定义判断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波的形式传播”,“物质分子的振动”。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很少的人能够听到频率低于16赫兹的振动,这与题干中“频率在16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的振动属于可听范围内”不符,因此无法得知;
B中在次声和超声频率范围之间的震动包括可听范围,而由题干可知,在可听范围内人的听觉处能够形成感官印象,因此B项错误;
C中由“频率低于16赫兹的振动被称为次声,高于20000赫兹的则被称为超声”可得,振动频率介于16赫兹到20000赫兹的振动既不被称为次声也不被称为超声。因此C项可以得知;
D中“大部分动物”,在题干中并未涉及,因此无法得知。综上,故正确答案为C。
54(单选题)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下列不属于直觉思维的一项是( )。
A.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中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
B.以某个问题为中心,从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这个中心
C.人类从昆虫的眼睛构成得到启示,研制了许多先进的夜视武器
D.达尔文在阅读马尔萨斯人口论著作时悟出“自然选择”理论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单定义判断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C中人类根据昆虫的眼睛研制夜视武器,D中达尔文阅读著作时悟出“自然选择”理论,这三项明显都符合关键词,因此均属于直觉思维;B中从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某个问题,不符合关键词“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实际是一种收敛性的思维特点,因此属于直觉思维。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55(单选题)表象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下列属于表象的一项是( )。
A.浏览过北京天坛后,人们在头脑中留下的清晰映像
B.读过《阿房宫赋》后,人们在头脑中浮现出的阿房宫的形象
C.发明家设计出新机器前头脑中构思的机器形象
D.人们头脑中出现的神话中的妖魔鬼怪形象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单定义判断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事物不在眼前”,“头脑中出现事物的形象”。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由关键词“事物不在眼前”可知表象是人脑对不在眼前的客观事物形象的重现,客观事物应该是行为主体曾经真正见过的事物。
A中北京天坛在头脑中留下的映像符合关键词,因此属于表象;B中的阿房宫的形象,C中的新机器的形象,D中的妖魔鬼怪的形象,这三项都是大脑对未出现过的事物的一种想象,都不符合关键词,因此均不属于表象。综上,故正确答案为A。
56(单选题)以下各选项中( )最符合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平面-位置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旋转。已知图形第一个图形中三叉线每次顺时针旋转90度,同时黑点半圆区域每次逆时针旋转90度,依次得到第二个、第三个和第四个图形,且第一个和第三个图形中有全黑区域,第二个和第四个图形中没有全黑区域。通过分析,只有C项中图形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
57(单选题)下图左边是一立方体沿某些棱剪开后展开的图形,合成后的立体物是( )。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空间-折纸盒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通过分析题干中展开的图形可知,立体图中不可能存在三个黑色阴影面紧密相连的情况,从而可以排除A、B和D三个选项,因此只有C项中图形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
58(单选题)以下各选项中( )最符合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平面-元素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叠加。已知图形第一组图形中第二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度后和第一个图形简单叠加形成第三个图形。第二组图形也应符合该规律,通过分析,只有A项中图形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
59(单选题)将左边的图形进行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 )。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空间-折纸盒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通过分析四个选项中图形的侧面,明显发现A和C项中图形不符,因此排除A和C项;而D项也明显不可能折出来,因此排除D项,从而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
60(单选题)图中右边4个立体图形中的( )是经过左边立体图形翻转后得来的。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空间-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 解析本题较为简单。明显观察到A项中的立体图形正是经过题干中立体图形向右翻转得到的,B、C和D项中图形均不能经过题干立体图形翻转后得来的,因此只有A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
61(单选题)将图中上部最左边的一个正六面体进行旋转,第1次旋转后得到左第2图,再顺同一方向旋转,得到左第3图,那么再顺同一方向旋转,而后得到的左第4图应是下部A、B、C、D中的( )。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空间-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 解析已知图形第一个图形正面图形每次逆时针旋转90度依次得到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因此第四个图形正面图形应是已知图形第一个图形的右侧面图形。通过分析,只有A项中图形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
62(单选题)下图中左边是某一个立方物体的三面视图,根据三面视图可知立方体是( )。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空间-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 解析通过分析可知,左边已知图形中第一行图形为俯视图,第二行第一个图形为正视图,第二个图形为侧视图。通过分析,只有B项图形的三面视图完全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
备注:本题需将立体图形中两个可视的侧面,左边侧面视为正面,右边侧面视为侧面,望考生注意。
63(单选题)将左面的图形进行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 )。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空间-折纸盒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由题干左面的图形可知,当全灰小侧面处于A项中图形位置时,相邻可见的大矩形面只能是全白的,因此排除A项;B项中全灰小侧面位置应该为全白的才是正确的,因此排除B项;C项中带平行线的大矩形面和全白面不可能出现C项中的位置关系,因此排除C项。因此只有D项中图形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
64(单选题)下面四个图形,按方格线作痕迹,能折成一个正方体是( )。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空间-折纸盒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通过分析四个选项,A、B和D项中的图形均无法折成一个正方体,从而只有C项中图形能够折成一个正方体,故正确答案为C。
65(单选题)各选项中( )最符合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平面-元素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叠加。已知图形第一组图形中前两图简单叠加形成第三个图形,且叠加时第一个图形覆盖第二个图形。第二组图形也应符合该规律,通过分析,只有B项中图形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
66(单选题)以下图片中,与众不同的一幅是( )。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平面-位置 解析通过观察分析四个选项中的图形发现,A、B和C项中图形均是由一个图形在平面内旋转得到的,只有D项中图形不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