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下半年)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内容导航】:
16(单选题)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主动采取了减排措施,为促进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发挥了积极的( )作用。
A.指导性
B.战略性
C.战术性
D.建设性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语境最佳选择。
A项“指导性”一般带有强制性意味,如上级指导下级工作;B项“战略”本意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后泛指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做的规划和策略;C项“战术”原指指导战斗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战斗的基本原则、战斗的方法和战斗的组织实施等具体原则。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做法对会议进程谈不上指导性、战略性或战术性意义,故排除前三项。
D项“建设性”具有推进、促进项目实施的含义,文中发展中国家的做法有助于推进、促进会议取得积极成果,符合题干描述。
故正确答案为D。
17(单选题)当前DNA基础的测试方法使科学家排除了外星球生命形式并非起源于地球的可能性。这( )着科学家期望外星球生命能够具有与地球任何已知有机生命完全不同的DNA结构。
A.预示
B.标志
C.意味
D.暗示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语境最佳选择。
A项“预示”指事物在酝酿产生的过程中所显现的短暂而轻微的征象;B项“标志”是指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C项“意味”,有表明、包含之意;D项“暗示”是说用含蓄的言语、示意的举动或制造某种气氛、景象使人领会。
题干是说科学家做了这么一件事情,表明、证实他们曾经有过某一种想法,后者是前者的动机。有“表明、证实”意味且符合语境的只有C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C。
18(单选题)为了抵御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共同放松信贷、降低利率、发行货币,就是为了加大流动性,满足资本盈利的要求。可是,这无疑是种( )的方法。因为,资本在获得利润满足后必然把更大的危机丢给社会。
A.饮鸩止渴
B.亡羊补牢
C.杀鸡取卵
D.竭泽而渔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成语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语境最佳选择。
由后文的“必然把更大的危机丢给社会”可知,前面的应对危机的措施是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以后的更严重的后果。“饮鸩止渴”是指用毒酒解渴,比喻只图解决目前的困难,不顾后患。该成语填入括号内,符合语境。
B项“亡羊补牢”比喻失误后及时补救,与题干文意明显不合,排除。C项“杀鸡取卵”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D项“竭泽而渔”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C、D项只是说不顾长远利益,都不能体现出“把更大的危机丢给社会”这层含义,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9(单选题)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是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至上,( )要建立法治国家,( )要形成法治社会。
A.既 又
B.一面 一面
C.既然 那么
D.不只 更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虚词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辨析与填空。
题干前半部分意在强调“社会”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法治国家”与“法制社会”之间应该是递进关系,先引“法治国家”为的是突出“法治社会”。选项中,只有D项表示递进关系的“不只……更”符合题干要求。
“既……又”和“一面……一面”表示并列关系,“既然……那么”表示因果关系,都不符合题干语意,因此排除A、B、C三项。故正确答案为D。
20(单选题)事实上,尺度如果把握不好,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也可能转化为不当的新闻审判。为此,我们有必要( )新闻媒体的职责与定位,避免新闻对司法活动的过度( ),从而形成正常的新闻舆论氛围。
A.厘清 干涉
B.厘清 干预
C.理清 干涉
D.理清 干预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实词对象搭配的辨析与填空。
“厘清”指澄清、查清楚,其支配对象往往是“关系”“原则”“任务”等。“理清”一般用于有条理的事物,如理清头绪、理清思路。题干中说的是“职责与定位”,应用“厘清”。因此,排除C、D项。
“干涉”一般指过问或制止,多指管不应该管的事情;“干预”一般仅表示比较关心、过问别人的事情,没有强行管制。而就感情色彩而言,“干涉”态度更为强硬,多为贬义,“干预”则较为中性一些。因此,选择“干预”更符合材料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B。
21(单选题)在金融危机下,税务人员并不知道每个企业的资金链到底有多( ),能够承受起多大的( )。
A.脆弱 风吹草动
B.牢固 大起大落
C.强韧 风吹草动
D.稳固 暴风骤雨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混搭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
根据材料可知,作者的立场在于说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资金链脆弱,连风吹草动都不能抵抗。第二个空格与“承受”搭配,B选项“大起大落”意思是“大幅度的起与落”,与前面“多大”语义重复;D选项“暴风骤雨”意为“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不能与语境合理搭配。排除B、D。C选项“强韧”不如A“脆弱”更体现出金融危机状况下企业的经不起任何微小的变动。
故正确答案为A。
22(单选题)只有( )中国历史的人才会知道,自南北朝以来日益兴盛的佛教,特别是经过武则天的( )以后,才真正达到了发展的最高峰。
A.熟习 扶持
B.熟悉 扶持
C.熟悉 扶植
D.熟习 扶植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词义侧重的辨析与填空。
“熟悉” 侧重知道得详细、清楚;“熟习”表示了解深刻、掌握熟练,多与“技术”“业务”搭配。题干中说的是“历史”,显然空格内填入“熟悉”搭配更加妥当。
“扶持”有帮助、支撑照料的意思,其后跟的往往是人。“扶植”是指扶持培养,比喻以某种手段培养人才或某种势力的壮大。根据题干,空格内应选择“扶植”。
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近义实词23(单选题) 蝶,是一个( )的名字,如昙花,如流星,生命在破茧后的几天里( )。但有时生命的消亡并不意味着精神的( ),就像蝶,它们会成为庄生梦里的化身,会传送梁祝生死不渝的约定。
A.虚幻 一闪而逝 幻灭
B.震撼 倏忽而逝 泯灭
C.感动 转瞬即逝 消灭
D.惊艳 匆匆而逝 毁灭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混搭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
多个词语的选词填空题适用排除法。第一个空格处,如果说蝶是“虚幻的”、“感动”的,那么它与昙花、流星就失去了共性,排除A、C。
第三个空格处,“泯灭”指痕迹、印象等消失,“精神泯灭”与文意相符,搭配恰当;“毁灭”略有贬义,不符语境。因此,排除D项。
另外,流星和昙花都是美丽得让人为之一震的东西,蝶与之并排,因此也能用震撼来形容;”倏忽而逝“是说眨眼间就消失了,用其来形容胡蝶短暂的生命,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B。
24(单选题)风暴过后,我们如果发现市场经济最坚定的( )在亚洲,也无需惊讶。发生于上个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这个大洲( ),它们已经从这些经历中学到( )的重要性,已经学会更加成熟地处理和应对全球化的各种问题。
A.基础 化险为夷 防患未然
B.拥趸 因祸得福 未雨绸缪
C.柱石 反败为胜 有备无患
D.支柱 转危为安 谋敌未动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混搭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
文段出自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本题的突破口在第二个空格,由题干可知,亚洲从金融危机中得到了某种教训,这对它应对全球化的各种问题有很大帮助。选项中,“因祸得福”是说因遭遇灾祸,反而得到了好处。用它来形容亚洲所遇到的情形,最为恰当。亚洲金融危机本身使得亚洲“化险为夷”、“反败为胜”或者“转危为安”,这种说法明显错误,由此可以排除A、C、D三项。
“拥趸”来源于粤语,指的是坚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是英语“fans"的意译;“未雨绸缪”比喻提前做好准备或预防,填入空格内,均与文意相符。故正确答案为B。
25(单选题)启蒙意味着告别闭塞和蒙昧,走向( ),启蒙的核心在于对理性的运用和( )。启蒙思想家相信宇宙的合理、秩序与可知,并据此对知识、国家、社会以及人伦进行合理而有序的( )。
A.文明 赞美 重建
B.聪明 显现 重塑
C.光明 向往 重组
D.开明 张扬 重构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语境最佳选择。
由题干可知,第一个括号内的词语应该与前面的“闭塞”和“蒙昧”形成对应,满足要求的只有A项中的“文明”。B项中的“聪明”,通常与“糊涂”、“愚蠢”相对应,且“走向聪明”搭配不当;B项排除;C项“光明”一般与“黑暗”、“昏暗”相对应;D项“开明”与“保守”相对应。由此可以确定本题答案为A。
启蒙重视“理性”的力量,第二个空格内填入“赞美”符合语境。“重建”是指推翻原有的一切,重新建设;“重构”则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整构建。题干意在强调“启蒙”破除了蒙昧和闭塞,启蒙思想家根据“理性”,对代表着蒙昧和闭塞的知识、国家、社会及人伦等进行了重建,并不是简单的调整。因此,括号内填入“重建”更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A。
26(单选题)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各省已全部出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办法
B.“电荒”隐忧的背后不是表现供求关系,而是煤电价格形成机制的反应
C.地铁网络正在逐渐完善,硬件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软件服务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太大
D.我们要号召更多社会人士关注慈善事业,为爱心活动贡献一份力量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病句辨析题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B项句式杂糅,“背后是……”与“是……的表现(反应)”二者不能同时使用,可删除“表现”和“的反应”,将句子改为:“电荒”隐忧的背后不只是供求关系,而是煤电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其他三项语句表达通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
故正确答案为B。
27(单选题)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举制度从隋朝确立以来,内容逐步充实丰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文官选拔制度,对中唐以来的历史影响深远
B.元朝统一天下以后,把百姓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从此对这四等人实行有区别的民族对待和统治政策
C.由老子、庄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派一样,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体系的两座不可或缺的基石
D.所谓纪传体方法,即以记人为主体的历史叙述方法,《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用这种方法开创了以往编年体历史体例以外的新天地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病句辨析题 解析此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C项主语残缺,删去“由”。另外,“一样”一词使用不当,应当改为“一起”,即“道家学派与儒家学派一起共同构成……两座不可或缺的基石”。其他三项语句表达通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