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news.page--]
【内容导航】:
42(单选题) 黑格尔在《美学》里指出:康德所理解的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只存在于人的主观概念里”。席勒却能“把这种统一看做理念本身,认为它是认识的原则,也是存在的原则”。这就是说,席勒认知到这种统一体不只存在于主观的思维中,也存在于客观的存在中;“通过审美教育,就可以把这种统一体实现于生活”。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黑格尔的《美学》主要讨论的内容是艺术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问题
B.艺术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仅是一种思维存在,而且是一种物质存在
C.作者认为,席勒的艺术美学观里包含着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内容
D.就艺术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问题,黑格尔认为席勒比康德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错误,黑格尔只是在《美学》中提到了“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个问题,不能就此断定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与此有关的,排除;B项错误,席勒认为“这种统一体不只存在于主观的思维中,也存在于客观的存在中”,“客观存在”并不等同于“物质存在”,B项偷换概念;C项“作者认为”表述不当,材料主要说的是黑格尔在《美学》中关于康德和席勒美学观的看法,并没有体现材料作者的观点。
D项正确, 黑格尔在《美学》里指出,康德理解的艺术美只存在于人的主观概念里,而席勒认为艺术美不仅存在于主观概念里,而且也存在于客观的存在中,说明席勒比康德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故正确答案为D。
43(单选题)正如想象的那样,性格外向的人喜欢“贵一些”的通讯方式,例如打电话和发送即时信息,因为这种方式回复起来一般都比较快,心理学家称之为“同步性”。热情奔放、生性大胆的人也会选择这些方式。性格内向和容易紧张的人则比较喜欢电子邮件,因为这种方式他们比较好把握,知道应该说什么,什么时候应该说。电子邮件是最便宜的一种方式,而且还有一点,电子邮件能让你的交流速度慢5倍。
对于这段文字,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贵一些”的通讯方式是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为性格外向者所喜欢
B.性格外向、热情奔放、生性大胆的人通常会拒绝电子邮件的通讯交流方式
C.因为电子邮件的交流速度要相对慢5倍,适合情感和反应迟缓的性格内向者
D.电子邮件让交流者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酝酿及表达,能让人们更好把握交流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错误,本题中“贵一些”的含义仅表示相对价格的高低,与电子邮件这种相对来说零成本的方式相比,打电话、发短信略贵,这与身份、地位和财富没有关联。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指出性格内向者的情感和反应迟缓。
D选项的说法符合文段描述,在第三句话中可以找到依据。故正确答案为D。
44(单选题)请别忘记,要想真正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胜利者,中国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中国依然高度依赖污染最大的矿物燃料——煤。与西方电厂相比,中国大部分电厂能源效率较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多。中国培养了大批工程师,但还需要有能够与麻省理工学院、硅谷或通用电气“绿色创想”部门相媲美的研发中心。中国正在忙于构建一个现代化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却没有欧洲重视生产质量的传统。
下面列出了中国在发展清洁能源上面临的问题,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严重依赖矿物燃料煤,清洁能源领域还刚刚起步
B.忽视生产质量,基础设施差,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受限
C.创新能力弱,缺乏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研发机构
D.技术水平低,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B项表述错误。材料最后一句指出我国正在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却没有欧洲重视生产质量的传统,B选项中提到的“基础设施差”并未在文段中明确提及。
A项表述正确,材料前两句话中可以找到依据;C项可以通过“中国培养了大批工程师,但还需要有能够与麻省理工学院、硅谷或通用电气“绿色创想”部门相媲美的研发中心”这句话来印证;D项正确,可以从材料第三句话“中国大部分电厂能源效率较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多”推断得出。
故正确答案为B。
45(单选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公务员,这是众多普通基层公务员的愿望和梦想。但在实际上,基层公务员的成长只有时间长短和难度大小的区别,而“一步登天”式的捷径并不存在。这就意味着,基层公务员必然要不断地接受挑战,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追求更高的境界。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基层公务员的成长是( )。
A.普遍的职业追求
B.积极的个体行为
C.动态的持续发展
D.内在的自我完善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材料中明确提出基层公务员的成长并不存在“一步登天”式的捷径,而是需要基层公务员不断地接受挑战,不断地充实自己,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C项表述正确。其他三项均未在文中体现出来。故正确答案为C。
46(单选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曾经指出:在经历数千年之后,现代社会运用大型计算机,对成千上万的因素进行计算得出未来的天气状况。但是,此种方法的预测精度和预测长度比原始的看云识天气并无显著的改进,特别是在预测极端天气和不稳定天气方面。所以,经济学家——他们预测的对象是本身就会做出预测的人的经济活动,他们的预测有时甚至不如一个经验老到的市场商人。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
A.举例分析经济学家进行经济预测的空白点
B.形象解释计算机与经济学家预测的相似点
C.客观揭示经济学家预测不准属于正常现象
D.慎重提醒人们不要去轻信经济学家的预测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题干前半部分用转折关系词“但是”强调,大型计算机在天气预报尤其是在预测极端天气和不稳定天气时,其预测不准确,这也属于正常情况。材料接下来用总结关系词“所以”点出结论,即经济学家的预测就如同天气预报,其预测不准确也是正常的,因为经济学家的预测对象本身就是会做出预测的人的经济活动。克鲁格曼通过类比方法揭示了经济学家不能做出准确预测的客观性,故C项表述正确。
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B项表述片面,没有抓住材料的语意重点。D项为强干扰项,其说法较主观,且在原文段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引申,倾向于意图推断题的答案。作为主旨概括题,C项概括较准确且服从原文。毕竟有时候经济学家的预测是对的,D项若改成“提醒人们慎重对待经济学家的预测”妥些。
故正确答案为C。
47(单选题)企业竞争在市场上直接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其中价格竞争只是较低层次的竞争,而成熟的产品和服务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标志”竞争。现代社会的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产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涵,越来越追求消费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感受。有竞争力的企业能够适应和提升消费者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在形成这样标志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企业文化是( )。
A.吸引客户的基础环节
B.部署市场的核心内容
C.战略发展的基本前提
D.形象设计的内在底蕴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题干第一句突出“标志”竞争,接下来又提到现代社会那些有竞争力的企业需要满足消费者的人文需求,最后一句回归正题,形成“标志”的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作用不可替代。选项中能对“标志”一词进行同义替换的只有D项中的“形象设计”。A、B、C三项在文段中未有确切所指,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8(单选题)据报道,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处在华北平原正北方。据调查数据和卫星图片分析,半个世纪以来,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增加700多万亩,流动沙地从1960年的26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50万亩,平均每年增加10万亩。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十年间年增21万亩,扩展速度惊人,比前30年扩展速度增加了一倍还多,目前正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逼近京津。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类活动的频繁是导致浑善达克沙地急剧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B.迄今为止,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面积已增至700多万亩
C.浑善达克沙地或许是造成京津沙尘暴的影响因素
D.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严重,形势直逼京津城市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B项表述错误,材料指出“半个世纪以来,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增加700多万亩”,意思是沙漠化土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700多万亩,并不是B项所述“增至700多万亩”。
A项表述正确,由“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十年间年增21万亩,扩展速度惊人,比前30年扩展速度增加了一倍还多”可知,人类频繁的活动对荒漠化有着重要影响;C、D项正确,由材料最后一句话可以得出推论。
故正确答案为B。
49(单选题)按照《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被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从总量上看,我国碳排放已位居世界第二,到2025年前后,这一数字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目前仍然不受绝对排放量的限制,是因为中国的人均排放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人均排放量可能会很快赶上世界平均水平。在最近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遭遇了严峻的气候压力。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这段文字原意的是( )。
A.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严重影响和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B.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没有被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C.目前的碳排放协议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了短暂而宝贵的“排放空间”
D.碳排放位居世界第一将是中国经济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B项表述正确, 题干第一句就介绍了“按照《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被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B选项完全一致。A、C项在文中并没有提及,题干一直围绕二氧化碳排放量说事,但是并没有直接点明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相互关系;D项“必然结果”表述错误,题干中说的是“我国碳排放已位居世界第二,到2025年前后,这一数字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故正确答案为B。
50(单选题)教育心理学家建议那些受孩子们“我觉得无聊”之类的话所累的父母,“无聊”远非某种不可挽回的判决,反而具有很多积极方面。它能激起孩子的创造力,帮助孩子观察、反思、理解、想象和创造。过去我们会发明一些用小石子玩的小游戏,现在一切都被规划好了,而孩子创造的空间越来越小。此外,无聊的时间还可以用来让孩子学会独处,获得更多的自主性。
通过这段文字,下列对“无聊”认识不当的是( )。
A.“无聊”感源于一切被规定好的生活,使孩子们丧失了创造的空间
B.“无聊”让“我们”在童年时发明了用小石子玩的快乐游戏
C.父母对孩子“无聊”感的恐惧超过了孩子对“无聊”的恐惧
D.生活中感受到“无聊”的孩子才能有更独立、自主的完整人格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D项表述与原文不符。材料提到“无聊”的时间可以用来让孩子学会独处,获得更多的自主性,但这并不代表只有感到“无聊”的孩子才能有更独立、自主的完整人格。
A、B选项都可在原文中找到依据。C项为干扰项,由“教育心理学家建议那些被孩子们‘我觉得无聊’之类的话所累的父母,‘无聊’远非某种不可挽回的判决”可以看出,父母认为孩子感到“无聊”是极度可怕的,但孩子自身却并不一定如此想,相反,“无聊”还可给孩子带来很多积极方面,因此可以推论父母对孩子“无聊”感的恐惧超过了孩子对“无聊”的恐惧。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