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发布时间:2013-08-08 09:49:42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21(单选题)对下列各组词语划线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协(合)力同心,英勇绝伦(同类),鼓足干劲(精神),置若罔(没有)闻

  引以为荣(荣誉),运筹(谋划)帷幄,同仇敌忾(愤慨),通(通晓)权达变

  尾大不掉(摆动),电闪(避开)雷鸣,步履蹒跚(从容),远见卓(高超)识

  屡见不鲜(极少),休戚(忧愁)与共,于心不忍(残忍),惹(招引)人注目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A项各词解释都正确。B项“引以为荣”中“荣”字意为光荣。C项“电闪雷鸣”中“闪”字意为突然显现;“步履蹒跚”的“蹒跚”为连绵词,形容跛行、行而不进的样子,单一“跚”字无意。D项“屡见不鲜”的“鲜”是新奇、新鲜的意思。“于心不忍”的“忍”指忍心。故正确答案为A。

  22(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文章对经济领域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B.大家一定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方法、观点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

  C.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故事,领导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措施。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病句辨析题 解析本题为病句辨析题。

  A项搭配不当,“理论”应对应“说明”,“政策”应对应“规定”。B项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该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D项否定不当,“防止”和“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与原句要表达的意思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

  23(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和他虽然都生活在昆明,但也只是   见见面。

  ②她   考虑什么问题,总是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40年过去了,来到自己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   想起往事。

  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人人”,   包括所有的人,任何人也不例外。

  A.偶然 不管 无论 当然

  B.偶尔 不论 难免 诚然

  C.偶然 无论 不免 诚然

  D.偶尔 不管 不免 当然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虚词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虚词的语境搭配。

  ”偶然“强调意外,与“必然”相对,“偶尔”没有这个意思,仅说明频率少。根据句①要表达的意思,应填“偶尔”。

  ”难免“有惋惜义,后一般跟负面信息,有客观色彩。”不免“表示不禁、免不了,后面可以跟中性信息,有主观色彩。根据句义这里应该填“不免”。

  “当然”,表示肯定,不容反驳。而“诚然”语气没有那么强烈,有“固然”之意,一般表示让步意味。④括号处表示肯定,不容反驳,语气比较强烈,应填“当然”。

  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近义虚词24(单选题)下面纪年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B.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C.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常识题。

  A项的“丁卯”是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其他三项均使用当朝皇帝的年号纪年。故正确答案为A。

  25(单选题)对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犬),右擎苍(苍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权曾骑马射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人名,其渴望得到重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星名,代表贪残掠夺)。

  A.本词上阕描写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胸怀抱负,境界开阔,具有一种粗犷的豪迈风格。

  B.首句的“狂”点出“老夫”酒后出猎无所顾忌的疯劲。

  C.“千骑卷平冈”的“卷”字,突出地表现了武士骑马飞驰。

  D.下阕最后三句,突出“老夫”关心边防。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根据提问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更是贯穿全篇,表现了词人威武豪迈的气概,而并非“无所顾忌的疯劲”。因此A、C、D项理解正确,B项理解偏颇。

  故正确答案为B。

  第一步就是明确爱是一种艺术,正如生活是一种艺术一样。①我们想知道如何爱,②必须遵循我们学习其他任何艺术的同样方法,诸如学习音乐、绘画、木工或医学技艺及工程艺术的方法。

  在学习任何一种艺术时,必要的步骤是什么呢?

  学习任何一种艺术的过程都能够适当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熟悉那门艺术的实践。如果我想学习医学技艺,我必须首先了解人体结构和各种疾病,但当我具备了这一方面的全部理论知识时,根本不意味着我在医学技艺上是合格的。只有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把我们的理论知识成果和我们的实践成果融为一体,即变为我的直觉——这是任何一门艺术的要素——之后,我在技艺上才变得精湛起来。当然除学习那门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外,为驾驭任何一门艺术,第三点也是必要的要素,即要使艺术精湛必须极其关心这一问题,在我的心中必须是:没有什么比此艺术更重要的事情。

  这适用于音乐、医学、木工和爱的艺术。这里有着为什么在当代的文明中,人们很少尝试探究爱这门艺术的答案,尽管他们明显地失败,尽管他们对爱如饥似渴,但却又认为几乎每一件事都比爱重要:成就、名望、金钱、权利——几乎人们的所有精力都被用来研究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难怪乎没有谁来学习爱的艺术。

  弹出材料26(单选题)第一段中,在划线处①和②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虽然 但是

  B.如果 就

  C.因为 所以

  D.也许 还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文章阅读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语境搭配。

  句中关联词所连接的两部分为假设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

  27(单选题)根据本文作者的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任何一门艺术的学习都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B.掌握一门艺术的理论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但还不是必要的

  C.通过实践,“我”可以将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融会为一体

  D.只有将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转化为“我”的直觉,才意味着“我”的技艺是精湛的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文章阅读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中提到“在学习任何一种艺术时,必要的步骤是什么呢?——学习任何一种艺术的过程都能够适当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熟悉那门艺术的实践。”因此,B项说“掌握一门艺术理论知识还不是必要的”说法是错误的。其他各选项在文中均有提及。故正确答案为B。

  28(单选题)作者认为,驾驭一门艺术的中心问题是( )。

  A.“我”所追求的艺术是重要的,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它的事物

  B.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并转化为一种直觉

  C.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所掌握的艺术变得精湛

  D.如何把握住掌握一门艺术的一般性法则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文章阅读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文章前半部分提到学习艺术的两个必要步骤——”理论+实践“是”技“,而后半部分讨论的”艺术在心中的地位“是”道“。题干中提到的驾驭一门艺术的中心问题,固然是”道“的问题。最后一段对现在人们不重视爱的艺术,因而无法学习这一艺术的论述可以为证。B、C、D项均不是作者认为的中心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A。

  29(单选题)对本文最后一段话,理解最不恰当的是( )。

  A.当代文明中,人们在“爱”这个问题上的失败是普遍的

  B.人们不关注爱的学习,是因为没有把爱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C.相对于金钱、名望、权利等因素,爱对当代人而言似乎并不重要

  D.爱其实对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学而成的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文章阅读 解析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文中第一段就明确表述了”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艺术”这一观点,最后一段表达的恰恰是提出“人们忽略了对于爱的学习”这一观点,因而D项说“爱是不学而成的”最不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D。

  30(单选题)如果给这篇短文冠以标题,最恰当的是( )。

  A.艺术学习

  B.爱的艺术

  C.艺术学习的方法

  D.学习艺术的一般性法则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文章阅读 解析本题为标题选择题。文章开头说“明确爱是一种艺术”,结尾又说“难怪乎没有谁来学习爱的艺术”,首尾呼应,整篇文章都在讨论爱的艺术。其余选项均太过泛化,没有具体到“爱的艺术”。

  故正确答案为B。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

  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固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是混沌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弹出材料31(单选题)划线句子“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所强调的意思是( )。

  A.铅块和金属球的属性能用快慢镜头加以重映

  B.铅块和金属球的模糊性不容易被观察到

  C.突变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两个运动过程

  D.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文章阅读 解析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题干问的是“所强调的是”,也即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在第一段,文中提到“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为了说明这句话,举出铅块和金属球融合的例子。因此这句话所强调的就是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