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面试技巧 > 公务员面试热点
公务员面试技巧 导航: 面试热点 面试技巧 面试真题  面试模拟题

2013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政府网站、官方微博、网络问政

发布时间:2013-07-26 08:16:31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一) 背景链接

36.jpg

  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互动,政情民意温暖互动。在与网民的互动交流中,表示要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回答具体问题更是实打实。

  2011年7月4日,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省政府举办“共议社会建设,助力幸福广东——广东省领导与网友在线交流会”上坦诚提出 对待网络意见的态度。他指出,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诉求。他认为,网络问政首先应该是平等地问、虚心地接受,不计态度、不问来历地问;第二是要问什么问题都要真心地问,答都是要负责地答,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第三是认真地办系统地理。不马虎, 不就事论事,不能只是问,问了之后还是要办的。

  (二)怎么看

  1. 网络问政的内涵

  网络问政,包含两层含义,即群众“问事于政府”以及政府“问计于人民”。具体来说,“问事于政府”,就是公众个体或群体通过网络向党政部门及其领导人,提出或表达各类诉求和意见,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问计于人民”,就是党政部门及其领导人,通过网络问政于民、汇聚民智, 实现科学民主决策、解决实际问题、接受群众监督。

  2. 网络问政的主要形式

  政府网站:政府网站是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履行职能、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官方网站,是政府机关实现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企业和社会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

  政府官方微博: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成 为与群众沟通的一种新平台。

  3. “网络问政”受追捧的原因

  近年来,“网络问政”之所以受到关注和追捧,根本的原因是网络的迅速发展从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政治方式和政治过程的隐秘性和封闭性,公众利用网络可以享受到从未有过的知情幅度。针对传 统政治方式存在的不足,我们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以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4. 网络问政的意义

  第一,网络问政制度化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方式。把网络社情民意作为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 大大缩短了党委政府同群众之间的距离,也给群众提供了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和空间,增强了政府“ 策的针对性、准确性;

  第二,网络问政制度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创新社会管理既要创新对现实社会的管理, 也要创新对网上虚拟社会的管理;

  第三,网络问政制度化是构建大舆情信息体系的迫切要求。舆情信息贯穿于党委政府工作决策的全过程,作为一种资政、决策的战略性资源正被广泛认识和重视。

  (三)怎么办

  1. 制度层面

  第一,完善法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问政环境保持畅通问政渠道,形成良性互动格局。政府应保障网络信息渠道畅通,及时了解和处理网络民意所反映的问题,并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如在线搜集网络民意、回复网民提问;建立和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舆情分析制度、网络听证制度等。

  第二,注重伦理建设,培育网络公民文化。首先,加强网络环境下伦理建设,培育公民的政治责任意识,努力提升公民的网络道德责任感;其次,大力发展网络政治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通过 发展网络环境中的政治文化和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来规避网络民意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非理性。

  第三,建立完善法规体系,规范网络秩序。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网民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迫切需要网络立法加以规范。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网络秩序,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自由,实现秩序和自由协调和平衡。

  第四,推进信息公开,建立问政问责制度。一方面切实推进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政府应坚持网上信息依法公开、真实公开、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建立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扫除网络民意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另一方面,建立网络问政的问责制度。政府应加快建设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追究在网络问政中失职官员的责任,健全网络问政的问责制度。各级地方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当地的、具有可操 作性的指标考核标准,通过奖惩制度来督促各级政府在网络问政中发挥实效。

  2. 思想层面

  第一,“思想上网”是关键。各级官员必须转变观念,避免对网络问政采取僵化、对应的思维,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二,政府在网络问政过程中必须保持一种亲民、宽容、务实的姿态,对网络上的一些非理性表达持以宽容和开明。微博、博客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种草根文化,也是公民个人展示的平台,难免产生一些情绪化、偏激化的表达。政府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既要看到这个平台的自由性,更要看到其基础在于 广大公民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以一种更加宽容的态度来面对这些言论,否则不仅会削弱网络问政效果,而且会严重影响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第三,网络问政要在实效上下功夫。网络问政的关键是要实现“上网交心下网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谋福利。

  怎么考

  命题角度一: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积极案例,比如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与网民交流中称“允许百姓骂娘”,请考生谈官员应当如何面对网络舆情。

  命题角度二:如何看待现在存在的有名无实的“政务微博”、“作秀微博”现象,如何保障“微博问政”的真实有效。

  命题角度三:随着网络问政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认识到了网络问政的重要性,分析设置网络问政平台的重要意义。

  命题角度四: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在推进政务公开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复杂性与无序性,网络舆情也可能成为不良信息或者不实信息的放大器。请考生谈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舆情。

  命题角度五:关于网络问政问责制等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网络问政的真正意义在于问了要办, 但问了不办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请考生谈如何看待网络问政“问而不办”等现实中的不作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