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政府公信力——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一) 背景链接
2011年7月,“7.23”甬温线铁路交通事故发生26小时之后,官方新闻发布会在温州举行。当发言人被问到为何要掩埋车头时,该发 言人说:“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引发网友热议,成为网络流 行语,被人称为“高铁体”。
(一)怎么看
“高铁体”的出现,说明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自己的工作职责,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公信力。
1. 对政府公信力的认识
政府在长期履行其职责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公信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既表现为社会信誉 度,以及在公众中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是政府合法性的体现。
2. 政府公信力的意义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权威。其次,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信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最后,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执行力。
3. 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
第一,政府工作运行不够透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表面事项 公开多,深层次的问题公开少;二是信息公开应付检查的情况存在严重;三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四是 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五是未建立政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
第二,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由于忽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用度的主观评价降低。
第三,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不善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的能力较差,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第四,政府依法行政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和多头执法、执法扰民以及执法监督不力的问题,致使人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
(三)怎么办
第一,树立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政府工作人员要转变过去“官本位”的思想,必须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这是解决政府公信力问题的根本方法。
第二,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要努力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切实打造责任政府,特别是出现公共危机时,政府不能逃避责任,应当负责任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公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果断、及时地回应公民的要求,取信于民,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府的公信力得以提升。
第三,坚决推进法治型政府建设。政府要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体现政府的诚信,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切实依法行政,继续加强行政立法,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第四,推进政府工作的公开、透明、阳光。首先,做到政府的决策、执行、监督应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同时建立政府与公众间的信息互动机制,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其次,政府在工作中要使人民群众 切实感受到自身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切实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尊重民意,贴近民众,舒解民困,为民谋利。
第五,加强信用政府建设。打造信用政府,关键是加强政府的契约观念和平等意识。
第六,建设廉洁政府,提升政府公务人员在群众中形象。
第七,借鉴国外经验,最为重要的三点是政务最大限度的公开、充分的制度保障和独立于被监督 机构之外的监督机制的建立,防止利益输送。
怎么考
命题角度一: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如“高铁体”,分析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
命题角度二:政府在提升政府公信力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请考生谈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命题角度三:从舆论监督角度,谈提升政府公信力中,舆论监督(媒体、专家、群众、网络等等)所扮 演的角色。
命题角度四:从完善行政问责与依法行政等方面,提升政府公信力,谈谈看法。
命题角度五:从惩治腐败方面,谈谈改善政府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方面提升政府公信力。
命题角度六:从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上(比如紧急事件的新闻发布与及时处理),谈谈政府公信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