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7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应届)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发布时间:2013-07-27 15:41:13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查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

  因为美感体验是非反思的、不自觉的,美感体验的关键是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而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明察秋毫”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有一门课叫做“行为科学”,它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种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行为的发动器,倘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而满足了,欲望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

  为满足人类这一固有的审美心理,作家为文则必须含蓄,状物抒情也必须蕴藉,即所谓“意贵透彻,语忌直率”。诚然,朦胧不是晦涩,不是让谁也看不懂,更不是一团漆黑。一言以蔽之:朦胧使美感纯化,使美感丰厚,使美感不衰。

  86

  (单选题)

  对文中概念“临界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

  B. “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完全满足

  C.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最强烈的美的感受

  D. 使人保持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一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章第四段“美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可知“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不能完全满足。所以B项“完全满足”表述错误,当选。

  同理,根据上句可知A项正确;根据“美感最强烈之点……这一瞬间产生临界点美感”可知C项正确;根据“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可知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87

  (单选题)

  下列能作为“朦胧使美感纯化”这个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

  A. 朦胧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

  B. 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

  C. 朦胧不仅可以使美感丰厚,而且还能使之长久不衰

  D. “明察秋毫”(不朦胧)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解题关键在于要使选项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B项中“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就是要达到使美感纯化的目的,所以B项完全能作为引文的依据,当选。

  A项只能得出朦胧带给人美感这一观点,并不能推出“使美感纯化”;D项只是从反面推出了朦胧能带给人美感这一观点,同样并不能推出“使美感纯化”;C项与“使美感纯化”是并列关系,共同总结了“朦胧”的意义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B。

  88

  (单选题)

  下面不属于朦胧美感的一项是( )。

  A. 隔花人远天涯近

  B. 此时无声胜有声

  C. 学生听老师讲课似懂非懂

  D. (东邻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C项听课“似懂非懂”,是指没太听明白,好像懂又好像不懂,明显并不是指意境的朦胧,所以不属于朦胧美感,当选。

  A项是《西厢记》的唱词,张生暗恋的莺莺就在花丛那端,然而“隔花阴人远天涯近”,无从接近,遥远的天涯比起两人之间的距离来,反倒算是近的了,表达愿望不能达成的寥落和思念的深切。B项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指琵琶女曲中声音虽近弱到无,但作者仍能够感受到曲子所蕴含的情调。D项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描述女子非常美丽且美的恰到好处,增一分减一分都失色。ABD项都描述了欲望达不到或欣赏美物时的那种临界美感,都属于朦胧美感。

  故正确答案为C。

  89

  (单选题)

  对画线的句子“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行为的发动器”,在文中的深刻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的欲望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

  B. 人应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欲望

  C. 体会美感应凭直觉而不能凭反省

  D. 欲望是万恶之源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考查词句理解。

  定位原文,正是因为人的欲望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朦胧才能使人产生无尽的美感,倘若欲望被满足了,便会索然无味,又需要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所以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就是人的欲望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A项正确。

  B项“设法满足欲望”与文意不符,文章说欲望是不可能被满足的;CD项无中生有。

  故正确答案为A。

  90

  (单选题)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引用“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是要说明不清晰而产生出朦胧的美感

  B. 第四段作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朦胧能使人产生出强烈而持久的美感的原因

  C. 最后一段通过朦胧与晦涩的比较,使人们对朦胧美有全面的认识,避免了片面性

  D. 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朦胧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有朦胧才能使美感经久不衰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D项“有朦胧才能使美感经久不衰”以偏概全,文章开头说“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所以D项错误,当选。

  从文章第一段第一、二句可以推断A项正确;文章第四段说“行为科学”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种行为的原因,其中论述的主要就是朦胧使人产生持久美感的原因,所以B正确;C项是对最后一段的概括,分析可知也是正确的。

  故正确答案为D。

  今年年初以来,马其顿多次爆发大规模反西方抗议示威,麦当劳快餐厅[a],成为人们发泄的目标。两年前,这一幕也曾在南联盟上演过。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时候,愤怒的贝尔格莱德市民砸了五六家麦当劳餐厅的门窗玻璃,麦当劳不得不闭门歇业。7月中旬,意大利城市热那亚多家麦当劳快餐店也受到了抗议八国峰会人群的冲击。其实,麦当劳并无过错。它虽然是美国的牌子,但用的都是[b]的原料,还为成千上万人带来就业机会。但在反美人士看来,麦当劳代表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而反全球化者则把其作为跨国企业统治世界的“代表”。他们认为,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是经济全球化最鲜明的标志,它们就像一台威力巨大的压路机碾碎了无数传统美食,留给人们的是千篇一律的口味和毫无二致的配方。实际上,人们针对的绝不是麦当劳之类的快餐,而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大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小国的渗透。

  91

  (单选题)

  [a]恰当的措辞是( )。

  A. 如履薄冰

  B. 身当矢石

  C. 首当其冲

  D. 祸从天降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的语境搭配和填空。

  文章讲的是马其顿多次爆发大规模反西方抗议示威,多家麦当劳快餐厅被打砸,可见空格处缺少的成语是与“攻击”“损失”有关,“首当其冲”是指首先遭受攻击,符合语境,C正确。

  “如履薄冰”是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明显不符文意,A不选;“身当矢石”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多用于形容人,不符语境,B不选;“祸从天降”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灾祸。文章中麦当劳餐厅被砸是因为反西方抗议,不是“意外”,所以不符语境,D也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92

  (单选题)

  [b]恰当的措辞是( )。

  A. 本国

  B. 美国

  C. 原产国

  D. 所在国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根据文章“它虽然是美国的牌子,但……”中的转折词“但”可知后面跟前文构成反对关系,所以可知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是:虽然牌子是美国的,但原料却不一定是美国的。明显排除BC。A项“本国”本身有歧义,可以指原产国美国,也可以指所在国,所以不选。

  通过阅读可知,麦当劳的餐厅存在马其顿、热那亚多等多个国家城市,所以用的原料应当是“所在国的原料”,D项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93

  (单选题)

  对本文作者、“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的观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有利无弊

  B. 反美人士认为应抵抗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C. 反全球化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小国的发展不利

  D. 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都反对美国的文化倾轧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阅读全文可知,“其实”和“实际上”这两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作者只是说了经济全球化会带来一些好处,并没有说经济全球化没有弊端,A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当选。

  “但反美人士认为……而反全球化者……他们认为……”这两句表明了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的观点,分析可知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都反对美国的文化倾轧,一个反对美国的经济霸权,一个反对跨国企业统治世界,所以可以推断BCD正确,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

  94

  (单选题)

  文章中“它们”是指( )。

  A. 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B. 跨国企业

  C. 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

  D. 经济全球化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是词句理解题,考查代词指代。

  定位原文,“它们”出现在倒数第二句话,根据就近原则可知,“它们”指的就是前句所说的汉堡包和可口可乐,是汉堡包和可口可乐碾碎了无数传统美食,留下千篇一律的口味,而不是美国的经济霸权、跨国企业或经济全球化。所以C项表述正确,AB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95

  (单选题)

  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

  A. 麦当劳快餐代表了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B. 应警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国对小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渗透

  C. 应全面看待跨国企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所带来的利弊影响

  D. 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霸权造成世界反美和反全球化运动的高涨

  正确答案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