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3)

发布时间:2013-07-30 15:30:20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21

  (单选题)

  做文秘宣传工作,自然常常需要写。写作能力是一个文职人员的重要基本功。写作是一种基本综合能力,它需要经过训练才能获得,才能逐步提高。培养写作能力,虽有科学的途径可循,但必要的笨功夫还是要下的。拙力用足,巧力出焉。只有持之以恒,殚精竭虑,勤学苦练写作基本功,才可能心窍大开,灵感焕发,由量变达到质变的飞跃。

  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

  A. 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

  B. 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C. 写作必须先下足笨功夫,才能出巧力

  D. 写作只需勤学苦练就能心窍大开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告诉”一词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材料首先阐述写作能力对于文职人员的重要性,接着谈及其培养方法,用“但”强调下笨功夫的必要性,后文都是进一步阐释这个必要性,由此可推出“写作必须先下足笨功夫,才能出巧力”,因此C项正确。A项是材料的信息之一,但不是重点;B项观点材料并未提及;D项表述错误,勤学苦练是心窍大开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故正确答案为C。

  22

  (单选题)

  知识财产作为一种私有财产,持有人拥有完整的占用、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在博客上发表作品,等于免费让公众浏览和欣赏,部分博客“作家”放弃从中获利,那也是他们在行使属于自己的权利。但是,其他博客、网站以及网下的其他媒体去摘编、转载、出版博客上的内容,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

  根据这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网下的其他媒体不能摘编博客“作家”在博客上发表的作品

  B. 甲博客转载乙博客的文章不是不可能

  C. 所有在博客上发表作品,免费让公众浏览和欣赏的作家都是博客“作家”

  D. 博客上发表的作品不容易被出版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其他博客、网站以及网下的其他媒体去摘编、转载、出版博客上的内容,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可知,A项表述绝对,B项正确;C项观点无法从材料推出;D项错误,根据“但是......出版博客上的内容,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不能推出博客上发表的作品不容易被出版。故正确答案为B。

  23

  (单选题)

  如果哪一所学校出现了教师剽窃的丑闻,对学校而言,肯定是件丢脸面的事。它使人们对该校的教学质量和师德持怀疑态度,进而影响学校的声誉。尽管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学术剽窃事件,但只有少数学校给予剽窃者严肃的处理。对此,人们不禁要问:为人师表的教师还去抄袭、剽窃别人的作品,做学生的该如何想?学生作弊,学校肯定会给予一定处分,甚至开除。为什么老师剽窃,学校就不处理呢?

  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

  A. 学校的袒护是教师剽窃的原因之一

  B. 学校应该象处分作弊学生一样处分学术剽窃的老师

  C. 学校严惩剽窃者是解决剽窃事件出现的最佳途径

  D. 学校因各种原因袒护进行剽窃的老师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告诉”一词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材料首先阐述了学校对于老师剽窃的处理情况,进而对此提出疑问,这个疑问就是材料要表达的内容,即同样是剽窃,学校应当处分学生,也应当处分老师,B项是对此观点的同义替换。A项没有抓住疑问的重点;C项“最佳途径”无中生有;D项观点无法从材料推出。故正确答案为B。

  24

  (单选题)

  在成熟的演出市场中,演出场地的经营者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我国大多数的演出场地尽管拥有非常好的硬件设施,但是在经营理念上还是简单的出租。一些演出场地设施先进程度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豪华剧院,但使用率极低,大量设备投资纳入经营成本,摊进场租里;要么只是一个空壳似的漂亮建筑物,所有演出设备需要演出团体自行安排。这些费用,最终都会转嫁到演出的票价上。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 )。

  A. 我国的演出场地的费用较高,导致票价较高

  B. 我国的演出场地经营者经营管理观念落后

  C. 我国的演出市场不成熟

  D. 演出场地的经营者在演出市场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提出演出场地经营者的重要性,接着用转折词“可是”指出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不够好,后文都是对“可是”后的观点进行例证分析,因此材料的主要论点是演出场地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不够好,B项是该论点的同义替换。A项没有抓住重点;C项“演出市场”不是材料的论述主体;D项错误,由“演出场地的经营者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知经营者扮演重要角色是已然事实。故正确答案为B。

  25

  (单选题)

  作为一个中国人,体现国人形象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每个人的义务。我们在报纸上常常看到一些“城市名片”,或以自然风光为代表,或以名胜古迹为诠释,或以名优产品做注脚,都比较重视外在的形象,但是,“城市名片”说到根本,应该表现城市的内涵,而最能体现城市内涵的莫过于人的素质。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 )。

  A. “城市名片”不应重视外在的形象

  B. 只有塑造了市民的素质名片,才能真正塑造出一个城市的灵魂

  C. 提升个人的素质修养,是决定我们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D. 打造良好的中国人形象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主要”一词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由体现国人形象是每个人的义务,引出表现“城市名片”的话题,用转折词“但是”提出最能体现城市内涵的在于人的素质,转折词后的内容即为材料的重点,B项即是该内容的同义替换。A项没有抓住重点;C项“现代化程度”无中生有;D项只是材料的铺垫信息。故正确答案为B。

  我认为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使用记忆增强剂,或者在理论上更为模糊不清的IQ或认知增强剂。因为当记忆处于正常水平时,我们适应该水平,并将我们的个人精神生活定位于这一水平上。增强我们的记忆能力可能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一种波动(毕竟,我们将度过每个夜晚的好时光,努力去忘记白天的许多记忆)。我们已经在自己的记忆能力和遗忘效率的基础上,建立起我们的个人故事。在这一过程中,记忆能力如此重要,以至于任何细小的变化,都将影响个人故事的主干,并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生活。

  对于一个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要从过去的记忆中解脱出来的人而言,新型记忆增强剂的出现具有某种嘲讽的意味。为什么人们酗酒、吸食大麻和从事其他使他们丧失感觉的活动呢?为什么精神病治疗向所有很想丧失不幸记忆的患者做出暗示呢?为什么要让创伤、伤害或紧张关系之类等感情事件的受害者承受强烈的记忆之苦呢?一种增强记忆的药丸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全新的障碍。有可能一些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将因为服用记忆增强药丸,而一直(1)在他的意识中。

  当然,一些批评家甚至怀疑是否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这些新型的记忆增强剂。虽然经过一些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某些药物能改善记忆或一些特殊任务方面的成绩,但是它们能否有助于人类,则尚未可知。在动物实验中许多很有希望成功的记忆增强药物,在人体临床试验中,都不幸失败,这是否因为数百万年的进化,人脑中产生记忆增强作用的神经化学物质的浓度已经处于最佳水平了呢?例如,一些相关报道表明,当小鼠服用“聪明药”之后,它们不仅智力更强、更善于学习,而且对疼痛也更加敏感。

  26

  (单选题)

  文章主要阐述的观点是( )。

  A. 在记忆增强药物研制成功之前,还有许多困难

  B. 记忆增强药物面临的另一个障碍是它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副作用

  C. 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使用记忆增强剂

  D. 新型记忆增强剂的出现具有某种嘲讽的意味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章第一段主要讲作者认为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记忆增强剂,第二段主要讲新型记忆增强剂的出现具有某种嘲讽的意味,第三段主要讲改善记忆的药物能否有助于人类尚未可知。因此,文章主要强调的是记忆增强药物的一些副作用,B项正确。A项只是最后一段的部分信息,不是重点;C、D项概括不完整。故正确答案为B。

  27

  (单选题)

  作者认为”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使用记忆增强剂“的主要原因是( )。

  A. 成年人的记忆处于正常水平

  B. 成年人已经将自己的精神生活定位在某一水平

  C. 成年人有自己的个人故事

  D. 增强我们的记忆能力可能使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产生波动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因为当记忆处于正常水平时,我们适应该水平,并将我们的个人精神生活定位于这一水平上”的“因为”可知,原因在于我们个人的个人净胜生活定位在某一水平上,故正确答案为B。ACD都不是主要原因。

  28

  (单选题)

  文章第二段(1)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是( )。

  A. 铭刻

  B. 记忆

  C. 残留

  D. 萦绕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填空。

  “铭刻”指牢牢记住;“记忆”指记住或想起;“残留”指剩余下来、留下;“萦绕”比喻声音在某些地方旁边旋转、回复。文中说的是记忆增强剂对于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也有增强的作用,这种增强要比一般的记忆程度深,因此“铭刻”最为恰当。故正确答案为A。

  29

  (单选题)

  文章第二段的三个“为什么”的答案正确的可能是( )。

  A. 人脑中产生记忆增强作用的神经化学物质的浓度已经处于最佳水平了

  B. 人类不需要记忆增强剂

  C. 人们对自己过高的记忆水平已经很不满了

  D. 人们需要忘掉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结合三个“为什么”的下文“一种增强记忆的药丸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全新的障碍。有可能一些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将因为服用记忆增强药丸,而......在他的意识中”可知,服用记忆增强药丸会使人们记住原本要忘记的经历和记忆,而人们之所以酗酒、精神病治疗等是因为要忘记“糟糕经历和令人不安的记忆”。因此正确答案为D。

  30

  (单选题)

  以下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文章主要说明了记忆增强剂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B. 高的记忆水平对人们是有害无益的

  C. 记忆增强剂会给人们带来新的麻烦

  D. 人们应该谨慎选用记忆增强剂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章第一段主要讲作者认为成年人一般不会选择记忆增强剂,第二段主要讲新型记忆增强剂的出现具有某种嘲讽的意味,第三段主要讲改善记忆的药物能否有助于人类尚未可知。因此,文章主要强调的是记忆增强药物的一些副作用,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不是材料观点;C项表述宽泛;D项错误,“一般不会选择使用记忆增强剂”,并不等于“应该谨慎选用记忆增强剂”。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