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片段阅读(2)
【内容导航】:
56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语意前后矛盾的一句是( )。
A. 流动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B. 辩论双方你来我往,舌剑唇枪,台上一度出现令人尴尬的冷场
C.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 只要看到一张张微笑的面庞,你就会觉得付出是完全值得的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此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
B项中的前句“你来我往,舌剑唇枪”说明气氛热烈,后句却说“一度出现令人尴尬的冷场”,前后逻辑矛盾。
故正确答案为B。
57
(单选题)
下面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将离你而去,迈着缓慢的脚步,带着沉重的心情, 离开最恼人的城市,告别最难忘的朋友
B. 经过这一段的思考,终于使他明确了今后的人生道路,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一切从头开始
C. 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区的南部,气候炎热,阳光充足,各种农作物生长茂盛
D. 在一些人对他从事的工作不理解的时候, 也曾使他受到很大的压力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B项主语不明确,如果是“思考”做主语,不能与后面“决心中心振作”搭配,应该改为“经过这一段思考,他终于明确了今后的人生道路,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一切从头开始”。C项第一分句缺少主语,到底是什么“地处南部”?D项也是主语不明确,应改为“在一些人对他从事的工作不理解的时候,他感到很大的压力”。故正确答案为A。
58
(单选题)
下面四个单句,与例句的语法结构相同的是( )。
例: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A. 我告诉他一件事
B. 大家都知道他是新来的学生
C. 连长派通讯员送信
D. 老张想推开门进去把工具取出来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句子结构的理解。
例句是兼语句,“每个同学”既是第一动词“希望”的宾语,又是第二动词“成为”的主语。C项“通讯员”既是第一动词“派”的宾语,又是第二动词“送”的主语。两句结构完全相同。
故正确答案为C。
59
(单选题)
通过城市化,人类能够实现高度社会化和组织化,能够加强交流和交换,使人类的内心得到某种满足,但这只是满足了人类内心多种要求中的一种,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是,这种社会化的要求片面地膨胀得太厉害,更多的要求受到了严重的遮蔽和压抑,比如跟自然和谐一致的要求,跟其他生命和平相处的要求,跟宇宙生命的逻辑和谐一致的要求等等。片面地满足人类的一种要求,必定导致生命状态的倾斜和残缺。当前我们所感受到的自然生态不平衡、文化生态不平衡,可能都是由人类自身精神生态的倾斜和残缺造成的。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 人的欲望膨胀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无限的发展下去
B. 交流是人所有欲望中最根本的,所有活动都由此而起
C. 社会、自然、文化都需要平衡,人类的心也需要平衡
D. 自然的不和谐源于人心不和谐,治理自然先要治理人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段构成“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为主旨句,即社会、自然、文化都需要平衡,人类的心也需要平衡,C正确。
A项对应文中关键词“但”后面的叙述,原文是“社会化的要求片面膨胀太厉害”,而非选项中“人的欲望膨胀”,“社会化的要求”只是人欲望的一种,属于偷换概念;B项,全文都在说“人的交流只是内心多种要求中的一种,其他要求被压抑”,选徐中“最根本的”判断属于误读。D项对应文中最后一句,原文说的是”可能由人类自身精神状态导致“,并非肯定判断,选项说”源于“过于绝对,延伸到“治理”层面,原文也未提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60
(单选题)
有挑战,必然有失败,有远大目标的人一定会有失败。可是,惧怕失败就不是年轻人了。惧怕失败的人,可以说他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人年纪大了,自然而然就变得保守谨慎,也不去尝试进行种种挑战了。比如经营者,年龄大了就不敢挑战新事物,所以常被赶下第一线。时代在进步,但他们不敢挑战,到了一定年龄,就被说上一句“老而成害,请回家吧”,赶出公司。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 惧怕失败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
B. 怀揣远大理想的人都是年轻人
C. 不敢挑战,害怕失败是衰老的标志
D. 年纪大不是坏处,反而是好事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可知考查表面主旨题。
主要观点在关键词“可是”之后,“惧怕失败就不是年轻人了”。此后叙述了老人变得保守谨慎的情况,并举例说明,都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B项、D项原文都没有提到,C项“衰老的标志“只是为了说明年轻人不该惧怕失败,并没有专门论证老人如何怕失败。故正确答案为A。
61
(单选题)
大赛中,总是有发挥失准、名将落马的情况,这类案例在全运会、亚运会、奥动会中俯拾皆是。许多优秀运动员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千辛苦,万辛苦,但关键时刻功亏一篑,留下“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终生遗憾。关键时刻运动员为何发挥失准?这既是媒体炒作的卖点和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运动心理学探索的重要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现象可能同自我意识水平升高有关。
根据这段文字,关键时刻运动员发挥失准的主要原因是( )。
A. 关键时刻功亏一篑
B. 媒体大肆炒作和百姓津津乐道
C. 将过多的注意集中在自我表现上
D. 在观众面前进行自我表现的愿望不强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找到关键句“关键时刻运动员为何发挥失准?”往后看,只有一句话概括了核心答案,“这一现象可能同自我意识水平提升有关”。据此A项、B项仅是现象描述而非原因,先排除。根据文意,“自我意识提升”的表现恰恰是过于在乎观众的关注,与D项叙述相反。故正确答案为C。
62
(单选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化养老是大势所趋,那么,政府应不应该介入社会养老保险?在政府介入养老保险的理由这个问题上,存在许多对立和争议,由于社会养老保险能起到“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而且在创立之初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政府行为特征,所以许多学者将其产品(服务)属性归为中央(或地方)提供的公共产品。实际上,严格从公共产品所具的三个特征(不可分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来考察,养老保险并非公共产品,而是具有私有产品的性质。
下面最符合这段文字意思的一项是( )。
A. 政府应该介入社会养老保险
B. 养老保险似乎应由市场提供
C. 政府不应该介入社会养老保险
D. 养老保险似乎不应由市场提供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考查间接理解类细节判断题。
首先叙述“政府介入养老保险存在对立和争议”,接着列举了认为“养老保险是公共产品的观点”。注意转折关键词“实际上”,后面才是要强调的观点——养老保险严格说具有私有产品性质。据此先排除仅仅是铺垫观点的A、 C项。B、D完全对立,文章说养老保险并非公共产品,那就不具备公共产品的特征“非竞争性”,引申开就是说养老保险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提供,所以B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
63
(单选题)
旧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名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龙抬头”,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
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告诉我们( )。
A. 龙抬头的历史记载
B. 龙抬头的祭祀活动
C. 龙抬头的来历
D. 龙抬头的节令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此题属于隐含主旨题。
全文所说的是人们为什么称二月初二为龙抬头,即龙抬头的来历是什么。A项要谈历史必然要叙述起源、演变等阶段描述,故排除;B项要谈祭祀活动必然要对习俗、活动内容做描述,故排除;D项文中也没有涉及。故正确答案为C。
64
(单选题)
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无色无味,不溶于水,耐热,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热带珊瑚的内脏、肌肉中。 雪卡毒素主要影响人类的胃肠道和神经系统,雪卡毒素中毒的症状与有机磷中毒有些相似,一些受害者开始感到唇、舌和喉刺痛,接着在这些地方出现麻木,另一些病例首先的症状是恶心和呕吐,接着是口干、肠痉挛、腹泻、头痛、寒颤、发热和肌肉痛等症状,接触冷水犹如触电般刺痛,中毒持续恶化直到患者不能行走。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 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素
B. 雪卡毒素的存在
C. 雪卡毒素中毒的症状
D. 雪卡毒素的特性、存在和危害性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主要意思“知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选项 A、B、C均是对该段文字局部的概括,而非整体的概括。只有选项D包含了前三个选项,而且文段确实从整体上对雪卡毒素的特性、存在和危害性进行描述。故正确答案为D。
65
(单选题)
明恩溥在《中国人的素质》里指出,中国政治家的生活和国事文件,好像卢梭的忏悔一样,充满着最崇高的情感和最卑鄙的行为,他杀了一万个人,然后引述孟子的一段话,讲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他把修河堤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结果使全省惨遭洪水之害,然后他再悲叹耕者失其田。
上述句中表述的主要意思是( )。
A. 中国人表里不一
B. 中国人很虚伪
C. 中国人喜欢引经据典
D. 中国政治家很虚伪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