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8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甲级)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3)

发布时间:2013-07-31 17:49:13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31

  (单选题)

  肤色是人体美的重要特征。面部皮肤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健美的面部皮肤可以增添人的姿色,反映人的健康状况和精神面貌。中国人大多是黄肤色人种,光洁柔润、白里透红的颜面,往往被人们称道和羡慕。

  这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肤色最美丽

  B.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喜欢中国人

  C. 面部皮肤是肤色美的集中体现

  D. 观察面部肤色就可以透视人的内心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文中第一句话“肤色是人体美的重要特征。面部皮肤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可知C是正确的。A、B选项从原文推断不出。D选项属于混淆概念,文中说“健美的面部皮肤可以增添人的姿色,反映人的健康状况和精神面貌”但不等于“透视人的内心”,这是两个概念,故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32

  (单选题)

  多年以来,医生和家属对待癌症患者大多采用这样的态度:即向患者隐瞒已得癌症的实情,这种做法在医学上叫做“保护性医疗”,其目的在于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但是,某肿瘤医院新设立的康复科的张主任却主张实行“公开性治疗”。

  由此可推知下文将要论述的是( )。

  A. 医生和家属在实行“公开性治疗”过程中如何具体分配

  B. “保护性医疗”的弊端

  C. “公开性治疗”将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好转

  D. “公开性治疗”的含义和形式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接语选择题

  解析

  据提问“将要论述的是”可知此题为接语选择题。

  本段文字的最后一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张主任却主张实行公开性治疗”,那么下文接下来应会论述与“公开性治疗”有关的内容,根据语句连贯性原则,原文先解释了什么是“保护性医疗”,所以下文也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公开性医疗”,故选择D。

  B项明显错误,材料最后一句话已经转折为“公开性治疗”,所以接下来不可能是“保护性治疗”;根据正常的逻辑顺序,应先介绍“公开性医疗”是什么,才能介绍它如何实施以及实施后的影响。所以AC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33

  (单选题)

  如何提防偷自行车大盗?别拿24小时监控录像说事儿,摄像头经常生成海量的图像资料,即使录到窃案,也往往在回放时被忽略,在监控录像非常普及的英国,每年超过50万辆自行车被窃,其中只有不到5%的能够最终物归原主。

  这段话主要说明( )。

  A. 自行车偷窃案侦破率非常低

  B. 回放监控录像资料时应该更加细心

  C. 自行车偷盗是一项非常普及的犯罪

  D. 用监控录像防范自行车偷窃效果不佳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方式可知该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题干先说“别拿24小时监控录像说事儿”,进而通过举列子,“在监控录像非常普及的英国,每年超过50万辆自行车被窃,其中只有不到5%的能够最终物归原主。”说明自行车偷窃案侦破率非常低。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中并没有提到回放录像时细心与否,故排除B;

  C项属于偷换概念,题干说的是英国监控录像非常普及,而不是自行车偷窃非常普及,故不选;

  D项也属于偷换概念,题干说的是用监控录像“侦破”案件效果不佳,而不是用监控录像“防范”自行车偷窃效果不佳。

  故正确答案为A。

  34

  (单选题)

  目前,研究人员尚不能确定,是先有抑郁症,还是先有沉溺网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两者之间是一种恶性循环。抑郁症可以使青少年更加沉溺于网络,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基本没有生活目标,网络游戏中获得的虚拟奖励对他们来讲很有吸引力,虽然网络世界四通八达,但沉溺其中的青少年的内心却异常孤独。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抑郁症和沉溺网络两者之间存在一种恶性循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极大

  B. 网络世界四通八达,但沉溺其中的青少年内心却是异常的孤独

  C. 抑郁症可以使青少年更加沉溺于网络世界

  D. 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基本没有生活目标,网络游戏中获得的虚拟奖励对他们来讲很有吸引力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提出抑郁症和沉溺网络两者之间是一种恶性循环,然后具体论述这两者如何对青少年形成负面影响。为总分结构,主旨在“总”的部分。即抑郁症和沉溺网络两者恶性循环,对青少年有极大的负面影响。A选项概括性最强的、表述最准确。

  BCD都是这种恶性循环的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A。

  35

  (单选题)

  尼龙的强度,比棉花高两三倍,比羊毛高四五倍。一般直径为1毫米的尼龙丝,可以吊起100公斤的东西,一根手指粗细的尼龙绳,可以吊起一辆满载的卡车!

  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

  A. 尼龙的强度

  B. 尼龙的用途

  C. 尼龙的神奇

  D. 尼龙、棉花和羊毛的比较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主要讲的是”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第一句说“尼龙的强度,比棉花高两三倍,比羊毛高四五倍”,然后具体举例阐述尼龙的强度,属于总分结构,主旨句为“总”的部分,即第一句。所以材料主要讲的是尼龙的强度,A正确。

  BCD都不是材料主要讲述的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A。

  36

  (单选题)

  支持男孩和女孩分开受教育的理论是,我们在生理或社会经验与社会需要上十分不同。以绘画来说,女孩喜欢画安静的生活、宠物或花朵,用10多种彩笔,喜欢红色、黄色等暖色调;男孩喜欢画动态的东西,用不超过6种彩笔,喜欢灰色、蓝色和黑色等冷色调。这种区别是天生的,而老师夸奖女孩们的作品,会让男孩们觉得他们画得不对。但反对者担心,将男孩和女孩分开,会让人以为性别之间的差异是根本的,这有违教育的根本宗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男女分校的理论与现实存在矛盾

  B. 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差异非常明显

  C. 关于男女分校在认识上存在分歧

  D. 教育实践应符合教育的根本宗旨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中描述了支持和反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和原因。既有不分校的不当之处“这种区别是天生的,而老师夸奖女孩们的作品,会让男孩们觉得他们画的不对”,也有分校的不当之处“会让人以为性别之间的差异是根本的”。

  A项片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只看到了反对者的观点;B项,文章主要是写的男女分校的问题,重点不在性别差异上;D项也属于片面的理解了文章内容。C项全面的表达了文章的主要意思,即男女分校问题上存在支持和反对观点,有分歧。

  故正确答案为C。

  37

  (单选题)

  古往今来,没有一场真正的根本性变革,不是大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真正的根本性变革”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否有推动作用?( )

  A. 怎能会有

  B. 怎能没有

  C. 可能会有

  D. 可能没有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态度理解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为态度理解题。

  题干是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肯定了“真正的根本性变革”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怎能没有”是用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即“真正的根本性变革”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有着推动作用,所以B正确。

  A“怎能会有”是表示没有,不符题意;C不是对“会有”的肯定;D明显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38

  (单选题)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计划斥资20亿英镑兴建全球最大型建筑物,起名“水晶岛”。 “水晶岛”外层均采用玻璃材质。水晶岛的总占地面积是直径365米的伦敦“千年穹顶”的近2倍,高度为457.2米,仅次于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厦。它的建筑面积是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建筑面积的4倍多,堪称世界之最。该建筑物内还设立了一家可容纳500名学生的国际学校、一个电影院、一个博物馆、一个剧院、一个综合体育馆和数十家商店。该建筑物离地面980英尺处还设立了一个观景台,可全方位眺望莫斯科全景。建筑物四周冬季还将开辟越野滑雪场和溜冰场。

  根据上文,“水晶岛”被称为“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建筑物”的原因是( )。

  A. 它的高度和宽度

  B.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物

  C. 它的面积广阔和独特的设计

  D. 它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象征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选项和提问可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雄心勃勃”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最雄心勃勃的建筑物”应该要体现这一点。

  选项A中的高度和宽度不能体现这点,原文中“高度为457.2米,仅次于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厦。”说明并不是最高的;选项B中“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物”并不能全面概括出“雄心勃勃”的含义,故排除B。选项C突出了“水晶岛”的独特之处以及面积之广阔。选项D与题干描述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C。

  39

  (单选题)

  工作并不是一种必要的痛苦,相反,它是愉悦和价值的内在来源。工作并不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有大量的内在价值。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 如果没有认识到工作的深刻意义,那么工作就变成了一种痛苦;如果认识到工作的深刻意义,那么工作就变成了一种快乐

  B. 如果没有认识到工作的深刻意义,那么工作就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如果认识到工作的深刻意义,那么工作就会让你实现自身的价值

  C. 只有认真端正工作的态度,才能体会工作的价值,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D. 只有深刻理解工作的态度,才能快乐地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题,根据题干:工作是“愉悦和价值的内在来源”“有大量的内在价值”可以判断主题是端正工作态度的积极意义。C选项符合文意。

  A、B两项表述片面。D项的“最大限度”从题干中没法推出。

  故正确答案为C。

  40

  (单选题)

  在公路发展的早期,它们的走势还能顺从地貌,即沿河流或森林的边缘发展。可如今,公路已无所不在,狼、熊等原本可以自由游荡的动物种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与大型动物的种群相比,较小动物的种群在数量上具有更大的被动性,更容易发生杂居的现象。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

  A. 公路的发展造成了动物生存状态的改变

  B. 公路越发展,对动物越不利

  C. 公路发展的程度不同,动物所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D. 公路的发展应考虑到对动物的影响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从“自由游荡的动物种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到较小动物的种群发生杂居的现象这些都说明动物的生存状态发生了改变,而这些改变就来源于公路的发展。A正确。

  B项表述片面;材料只说明了公路发展对动物造成的影响,并不是主要说动物受影响的“不同”程度,所以C不选;D选项不是材料表述的主要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A。